王朔,北京人。1958年生,1976年高中毕业后进入海军北海舰队任卫生员,1980年退伍回京,进入北京医药公司药品批发商店任业务员。1978年开始创作。1983年辞职从事自由写作。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迄今已发表多部中篇及长篇小说,约160余万字,部分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连续剧。代表作《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顽主》、《千万别把我当人》、《玩的就是心跳》、《我是你爸爸》、《看上去很美》、《和我们的女儿谈话》等中、长篇小说,广受读者欢迎。
这是一部描写父子情感的长篇小说,但王朔却没有落入以情动人甚至以情煽人的窠臼,而是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描写了属于他笔下独有的父子之情。
人到中年与妻子离婚的马林生是一个类知识分子,至少这是他对自己的定位,在年龄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他挣扎着煞费苦心地保持着自己的这一形象,为此,他必须得讲究,至少要讲究一点:干净。他是一家书店的小职员,有点装腔作势却活得很窝囊,富于幻想(幻想和一个来过书店的少女再次见面的情境)却又不切实际。为了解决和儿子之间日趋紧张的关系,他决定和儿子称兄道弟做朋友;对儿子给自己介绍的对象齐怀远——儿子同学的妈,既想亲近又不甘心(因为那个少女)。王朔用一贯幽默调侃的笔触刻画了一个生活在各种矛盾中的小知识分子形象,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心酸不已。
看了好几篇书评,几乎都是在讨论本书中描述的父子关系.难道真的没人看出来,这整本书描写的是一个失意者那郁郁不得志,那自欺欺人,那琐碎凌乱,鸡飞狗跳,鸡毛蒜皮,那hopeless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吗。 主人公马林生堪称是loser(原谅我这么喜欢用这个词,是因为我真的想不出第二个...
评分 评分王朔先生在书中写到打完孩子的爸爸事后暗自对自己不满,他回忆到自己年幼时被打后偷偷躲在被子里一边掉泪一边暗暗发誓:等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不打他。 王朔先生的这句话不偏不倚、不轻不重地挠到了我心里,里面包含的种种意味一言难尽。
想起一句话,所有儿女都在等父母的道歉,而所有父母在等儿女的感谢。父母儿女之间总会有无法彼此理解的地方,不仅仅是由于代沟,缺乏交流,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爱,却可能造成罅隙。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女儿,也害怕成为不了合格的母亲。
评分看《而河马被煮死在水槽里》时,我觉得孤独不算什么,可怕的是空虚。而看完《我是你爸爸》后,我觉得孤独也是一种需要审视的情绪。人们往往说享受孤独,但其实那不是孤独吧,而是一种充实的独处状态。真正的孤独,可能就像马林生一样吧,因为缺乏自知而陷入偏执,沉醉于戴上老花镜后的梦幻世界,以至于黑夜摘下眼镜时无力面对这赤裸裸的真实,需要借助安眠药才能入睡。而他和儿子马锐的博弈,在忽视父子关系这一前提下所作出的种种尝试,无不启示我们:承认差异是实现平等的基础;而秩序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抵抗万物齐一的混沌。
评分看多了还是腻。
评分简直是把中国最复杂的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写活了,这是多么细致入微的观察思考才能写出的这连珠炮似的通透的句子啊!
评分王朔的语言,除了“来劲”以外,其实处处透露着对生活观察入微的细腻,故事写得没有画面却充满画面感。只是结局不大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