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气候变化风险分析的基础理论
1研究气候变化风险的理论框架
1.1基本概念
1.1.1气候变化
1.1.2风险
1.1.3不确定性
1.2气候变化风险
1.2.1气候变化风险的内涵
1.2.2气候变化风险的解构
1.2.3气候变化风险的特征
1.2.4气候变化风险的类型
1.3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1.3.1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1.3.2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
1.3.3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
1.4公共政策挑战及本书的内容框架
1.4.1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减缓和适应
1.4.2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体系
1.4.3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政策风险及研究思路
1.5小结
第2部分气候变化的自然风险及其应对
2气候变化的自然风险
2.1全球气候变化自然风险对我国的影响
2.1.1气候灾害的发生频度、广度和深度增大
2.1.2气候灾害对社会的危害和影响面进一步增大
2.1.3气候灾害的跨区域属性日益明显
2.1.4气候灾害的复杂性和多因性加剧
2.1.5气候灾害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增强
2.2我国气候变化影响的重点领域
2.2.1水资源
2.2.2粮食生产
2.2.3人居环境
2.2.4生态环境
2.2.5人体健康
2.2.6重大工程
2.3不同类型极端天气的风险表现形式
2.3.1干旱
2.3.2暴雨洪涝
2.3.3台风
2.3.4高温热浪
2.4我国气候变化风险的区域特征
2.4.1华北区:干旱与农业脆弱性叠加的风险
2.4.2西北区:气候暖湿转变及冰川、冻土融化风险
2.4.3东北区:气候变暖与生态脆弱性叠加的风险
2.4.4华南区:台风、高温热浪与城市化叠加的风险
2.4.5西南区:地质灾害与脆弱性叠加的风险
2.4.6华中区:干旱、暴雨洪涝与农业脆弱性叠加风险
2.4.7华东区:梅雨、台风和高温热浪与城市化叠加的风险
2.5小结
3应对气候变化自然风险的应急体制机制研究
3.1国外应对气候变化应急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3.1.1美国应对气象灾害的综合协调应急管理体系
3.1.2德国应急管理体系及对气象灾害的应对
3.1.3澳大利亚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管理经验
3.2世界各国应急管理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经验
3.2.1工作框架:实施“整合式”工作理念
3.2.2组织体制:建立专门的综合协调机构
3.2.3法律制度:专门立法和制定战略规划
3.2.4科技支持:强化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估
3.2.5社会动员:建立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3.3我国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应急体制概况
3.3.1国家层面的组织体系
3.3.2纵向组织体系
3.4完善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应急机制体制的政策建议
3.4.1工作模式:相关的各个领域有序整合
3.4.2发展策略:科学认识与全球治理结合
3.4.3组织架构:各地区和各部门统筹协调
3.4.4运作方法:减缓性和适应性措施并举
3.5小结
4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应急能力分析
4.1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应急管理能力的必要性
4.1.1极端气候事件等气候灾害明显增加
4.1.2气候灾害对人类的威胁日益加大
4.1.3气候灾害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
4.1.4发展中国家更易遭受气候灾害的冲击
4.2我国当前气候变化应急能力方面的主要问题
4.2.1相关领域缺乏协作、相互割裂
4.2.2全社会有序参与的氛围不够浓厚
4.2.3政府统筹协调全局的力度不够
4.2.4监测预报的技术手段比较滞后
4.3应急能力建设的主要方向
4.3.1科技支撑: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
4.3.2人才建设:建立和强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4.3.3社会参与:提高减灾意识和适应能力
第3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风险
5减排政策风险分析:减排过度承诺的风险
5.1国际气候谈判中的碳减排压力
5.2中国未来的碳排放趋势
5.2.1不同研究中的情景设置
5.2.2宏观参数
5.2.3能源消费总量
5.2.4能源结构
5.2.5碳排放总量
5.2.6碳排放强度
5.2.7部门结果
5.2.8主要结论
5.3中国未来的碳排放将受到严格限制
5.4中国不宜过早承诺碳排放峰值的时间和数量
6减排政策风险分析:低碳投资的金融风险
6.1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的低碳投资
6.22011~2020年新能源投资的碳减排效应
6.2.1关于低碳投资减排效应的前提假设
6.2.2低碳投资减排效果分析
6.2.3中国“40/45”目标实现前景评估
6.2.4人口红利变化对新能源产业的影响
6.2.5国际环境最新变化及其对我国低碳政策的影响
6.3新能源之核能
6.3.1核电的优势
6.3.2世界核电概况及中国核电规划
6.3.3三次核事故及核电的潜在风险
6.3.4核事故产生原因的多样性
6.3.5长周期概率事件与核电的社会风险
6.3.6各国对核能的态度
6.3.7小结
6.4新能源之太阳能(光伏产业)
6.4.1太阳能产业背景
6.4.2光伏发电发展现状
6.4.3光伏产业投资与风险
6.5新能源之风电产业
6.5.1风电产业的发展背景
6.5.2风电产业的发展状况
6.5.3风电产业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6.6电动汽车产业
6.6.1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状况
6.6.2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瓶颈
6.6.3能源利用格局对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6.6.4对电动汽车产业进行补贴的隐患
6.6.5电动汽车产业投资推动银行不良资产风险上升
6.72010~2020年低碳投资的金融风险
6.7.1低碳投资的银行不良贷款风险
6.7.2与其他不良贷款风险的叠加效应
6.8主要结论和几点建议
6.8.1低碳投资保持适度,重视真实减排效率
6.8.2对大规模投资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持谨慎态度,适度压缩投资规模
6.8.3加大对低碳技术创新和技术成熟领域投资
6.8.4对核电投资须特别谨慎,警惕长周期概率风险
6.8.5应充分利用提前投资与人口高峰红利的正面叠加效应
7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发展风险研究
7.1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风险的界定
7.1.1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类别
7.1.2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不确定性
7.1.3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风险定义与分类
7.2低碳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7.2.1欧盟低碳技术路线
7.2.2日本低碳技术路线
7.2.3美国低碳技术路线
7.2.4中国低碳技术分析
7.3各国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及优势比较
7.3.1研发投入与产出
7.3.2主要领域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比较
7.4中国在低碳领域所面临的技术风险
7.4.1技术创新风险
7.4.2技术转让风险
7.4.3技术应用风险
7.4.4CCS技术的应用风险
7.5小结
8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管理风险研究
8.1技术管理风险的界定和分类
8.2技术路线选择和风险预测
8.2.1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能源技术发展原则
8.2.2风能技术发展中的挑战与风险
8.3颠覆性技术路线的发展风险
8.4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决策中的公众认知风险分析
8.4.1公民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认知的形成要素
8.4.2我国公众低碳技术认知形成的调研测试——以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为例
8.4.3公众低碳技术认知的理论模型构建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8.5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决策中存在的政府认知风险分析
8.5.1我国地方政府的决策动机的模型与低碳技术选择
8.5.2适用于我国地方政府低碳技术选择的模型构建
8.5.3研究设计、变量定义及测度
8.5.4基本发现与讨论
8.5.5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8.6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转移中存在的风险分析
8.6.1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技术转移:起源与现状
8.6.2技术发展与技术转移存在的风险分析
8.7结论与政策建议
8.7.1结论
8.7.2政策建议
附件112类技术详情
附件2变量描述
附件3回归结果
9控制气候变化风险的城市与区域政策研究
9.1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管理问题
9.1.1无法逆转的城市化趋势
9.1.2城市化与气候变化的共同挑战
9.1.3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9.2我国气候变化风险的城市与区域空间格局
9.2.1城市群、巨型城市是气候变化高风险区
9.2.2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的气候变化风险
9.2.3中西部城市群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控制压力不容低估
9.3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控制的适应性规划政策
9.3.1主要城市群应建立气候风险评估与监测体系
9.3.2在城市规划框架中引入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模块
9.3.3调整城市基础设施设计标准,提高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
9.4控制长期气候风险的减缓性城市规划政策
9.4.1低碳城市、空间规划与气候变化减缓战略
9.4.2社区空间形态与交通出行碳排放:基于北京市的实证研究
9.4.3我国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9.4.4快速城市化的中国应注重通过空间规划手段实现碳减排
9.5政策实施风险与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体制机制
9.5.1城市与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实施风险来源
9.5.2基于“十一五”节能目标落实的实证研究
9.6政策建议
9.6.1城市与区域规划政策应引入气候风险管理维度
9.6.2注重运用空间规划手段减缓气候变化,控制长期气候风险
9.6.3完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实施机制,降低政策实施风险
9.6.4对我国气候变化谈判立场与策略的政策建议
第4部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建议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