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哈金 小说 当代文学 中国文学 长篇小说 爱情 文学 英语写作
发表于2025-02-23
等待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在富民路的FUMI coffee等待装装和史太时读的。孔林的“等待”比张无忌还要延宕,然而这种拖延并非哈姆雷特的看穿,而是延异的悲哀,读着这个故事,对自己也有一些触动:一直到现在,等待仍然在蚕食无数人的生命,未来,无数人的生命也将在等待中流逝。
评分在主人公身上看到了自己:犹犹豫豫,摇摇摆摆,被什么力量推着走而不自知,缺爱,因缺爱而爱无能,带死不活,渴望着什么而这渴望又是如此无力,时刻被内疚所折磨甚至驱动……是一个不曾长大便已衰老的婴孩儿。呜呼哀哉。我的命运也会是这样的吗?
评分这是一本有味的书,大葱味,蒜泥味,来苏水味,玉米茬味,松花江味,雪味,驴皮味,羊水味,统统混在一起,闻起来是那么独特。
评分哈金用英文写的在中国发生的故事。男主角孔林追求看似与自己精神更为契合的年轻情人曼娜,一直试着与自己裹了小脚的结发妻子淑玉离婚,等待了漫长的18年,终于与曼娜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却发现陷入了更深的枷锁,自己是为着等待而等待,和所谓的爱情无关。曼娜对孔林漫长的等待终于使自己成为一个易怒、充满着嫉妒和猜忌的情人,而对于人生已过大半,与淑玉的女儿都已经成人的孔林来说,这是他自己不知满足、自私、犹豫不决而付出的代价。
评分读到最后我以为吴曼娜会下药和孔林一起死,哈金做了一个相对开放的结局,让人怅然无比,人生太他妈苦闷了!写作风格冷酷得让人窒息。
哈金(Ha Jin)
本名金雪飞,1956年生于辽宁省,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服役五年。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英语系,在校主攻英美文学,1984年获山东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赴美留学,并于1992年获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博士学位。现任教于美国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
1996年,获“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奖”(《小镇奇人异事》)
1997年,获“海明威基金会/笔会奖”(《好兵》)
1999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待》)
2000年,获“笔会/福克纳奖”(《等待》)
2002年,获汤森德小说奖(《新郎》)
2004年,《纽约时报》十大好书(《战废品》)
2005年,获“笔会/福克纳奖”(《战废品》)
2006年,获“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会员”称号
2011年,《亚洲周刊》十大好书第一名(《南京安魂曲》)
-------------------------------------------------------
哈金作品
诗歌
《沉默的间歇》(Between Silences,1990)
《面对阴影》(Facing Shadows,1996)
《残骸》(Wreckage,2001)
短篇小说集
《好兵》(Ocean of Words,1996)
《小镇奇人异事》(Under the Red Flag,1997)
《新郎》(The Bridegroom,2000)
《落地》(A Good Fall,2009)
长篇小说
《池塘》(In the Pond,1998)
《等待》(Waiting,1999)
《疯狂》(The Crazed,2002)
《战废品》(War Trash,2004)
《自由生活》(A Free Life,2007)
《南京安魂曲》(Nanjing Requiem,2011)
《背叛指南》(A Map of Betrayal,2015)
评论集
《在他乡写作》(The Writer as Migrant,2008)
-------------------------------------------------------
金亮
1958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央传媒大学)新闻系,1989年赴美国留学,1991年获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电影制作学硕士学位。现居美国维吉尼亚州。
★《等待》让我如此接近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哈金小说叙述的就是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根部。——余华作序推荐
★《等待》是一本完美无缺的小说。—— 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评委
★全球20多种文字出版,同名电影已由芦苇编剧,陈可辛筹拍十余年
★作者因本书成为唯一同时获得两项全美文学奖最高荣誉的华人作家:“国家图书奖”+“笔会/福克纳小说奖”,被评审团誉为“在疏离的后现代时期,仍然坚持写实派路线的伟大作家之一”
-------------------------------------------------------
如果他一生中能够从灵魂深处爱上一个女人该有多好,哪怕只有一回,哪怕这会令他心碎欲裂,令他神志不清,让他终日像吃了迷魂药,让他整天以泪洗面,最后淹没在绝望之中!
为那个女人,他离婚离了整整十八年,漫长的煎熬过后,等来的是身心的解脱,还是更牢固的枷锁?
时间证明不了任何东西。实际上,你从来没有爱过她。你不过是一时的冲动罢了。
对于爱情你究竟了解多少?你在娶她之前真正了解她吗?你真的认为她就是你愿意相伴终生的女人?你现在说实话,在你认识的所有女人当中,你最喜欢谁?
没错,你是等待了十八年,但究竟是为了什么等?
他感觉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令他害怕,因为它暗示着他等了那么多年,等来的却是一个错误。
——《等待》
-------------------------------------------------------
我翻开了这部著名的小说,打算读上一两页,了解一下哈金的叙述风格就睡觉。没想到我一口气读完了这部书。当我翻过最后一页时,已经是晨光初现……《等待》让我如此接近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近到几乎贴在一起了……我读到了太多隔靴搔痒的中国故事,可是远离中国的哈金让我读到了切肤之痛的中国故事。
我想这就是一个作家的力量——无论他身在何处,他的写作永远从根部开始。哈金小说所叙述的就是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根部。那些紧紧抓住泥土的有力的根,当它们隆出地面时,我们看到了密集的关节,这些老骥伏枥的关节讲述的就是生存的力量。
现在铁葫芦图书即将推出哈金的三部作品,这对于国内的读者认识哈金作品的全貌是件好事。这位美国的少数民族作家,在享誉国际文坛之后,以这样的方式回来,令人欣喜。
——余华
翻译《等待》使我认识到世界上还有像哈金这样的作家。对他来说,作品好像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磨”出来的……他是那种“笨”作家,使的是“拙”劲,用的是水磨功。《等待》写了四年,写的时候他自己也不知道能否发表。为了寻找一个准确的动词,他可以琢磨好几天。一本十几万字的长篇小说,每页稿纸他竟能修改上百遍!……在这个人人追求一夕成名(quick fame)和立时兑现(quick money)的年代,哈金这样的作家可算是稀有物种了。
——金亮
《等待》这部小说出类拔萃,中国小说在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真实记忆方面,基本上是空白,鲜有作品能够直面今天生存的种种困惑。哈金在小说技巧及品质方面明显地高于国内一些小说家。——芦苇
★“在疏离的后现代时期,坚持写实路线的伟大作家之一。”──美国“笔会/福克纳奖”评审团
★“完美精准的冷面笑匠……一页接着一页,小心翼翼地直到最后,《等待》翻转成一部无与伦比的滑稽讽刺小说。”──《时代》杂志
★“实至名归的惊人成就。”──《纽约时报》
★“《等待》呈现一则在文革时代中国社会下的荒谬剧,却也极其巧妙地剖析,疏离的人心。”──《纽约时报书评》
★“美得令人心痛……哈金呈现庶民生活的细节,举凡食物、衣着到农村社会的人际关系,收敛在文字背后浓烈情感让人不禁联想狄更斯和巴尔扎克。”──《洛杉矶时报书评》
★“细腻且复杂地……刻划了时间对爱情的作用。”──《华盛顿邮报》
★“故事借由主角孔林等待离婚的判决,反映六○至八○年代的中国共产党政府的变化。全书至第三部火力全开,及至离婚得手后,哈金一幕幕既感人又嘲讽的字句,展现一名桂冠诗人和得奖短篇小说家经营长篇小说的惊人能力。”──《出版人周刊》
★“一部看似简单的故事,却以非凡的精准和优雅写成。哈金以后现代时期最坚定固执的写实主义小说家建立起自己的声誉。”──《科克斯评论》
1.芦苇眼中的《等待》 从编剧芦苇先生那里,我才知道有哈金这个作家及其代表作《等待》。芦苇先生给予《等待》这部长篇小说不遗余力的溢美之词,这使我对这个土生土长在中国文革年代然后出国后用英文写作的华人非常好奇。 芦苇推崇哈金是有原因的。现在很多电影人的作品连故事...
评分 评分另一种可能 ——读哈金《等待》 “如果他一生中能够从灵魂深处爱上一个女人该有多好,哪怕只有一回,哪怕这会令他心碎欲裂、令他神志不清、让他终日像吃了迷魂药、让他整天以泪洗脸、最后淹没在绝望之中?”这是孔林最后对爱情的体会。十八年的漫长时光中,他们把心思放在了离...
评分 评分2001-12-17) 我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 呼! 好久沒有這種暢快的感覺了!! 我想, 譯者也是大陸人, 讓這本書也加分不少, 在文化語言的表達上, 靈動而精準. 平時我看書, 老是一面讀著, 一面想著一些我自己的事, 一些感慨與自言自語總是會在過程中不斷發生, 看完後, 我就能把這些想法...
等待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