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經濟轉型的故事

臺灣經濟轉型的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郭岱君

現任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專研經濟發展、中國政經現勢、近代中國歷史檔案研究。曾擔任史丹福大學東亞研究所講座教授、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講座、中華民國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兼新聞秘書、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副教授、行政院新聞局駐波士頓辦公室主任。

出版者:聯經
作者:郭岱君
出品人:
页数:264
译者:
出版时间:2015-5-27
价格:NT$32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57084565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经济史 
  • 台湾研究 
  • 歷史 
  • 郭岱君 
  • 市场经济 
  • 台湾 
  • 历史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台灣在1954年開始民營化,

10年之間,脫胎換骨,

30年之後,已從計劃經濟轉型為市場經濟,

經濟轉型也帶動了台灣社會、政治的快速發展。

改革一向艱難,台灣究竟是怎麼走過來的?

作者郭岱君在本書《台灣經濟轉型的故事: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表示,許多人以為台灣一開始就是市場經濟,其實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台灣時,台灣是個典型的計劃經濟體系,三分之二以上的產業屬於政府或國民黨。

不可思議的是,台灣竟然在1954年開始經濟大轉彎——民營化,然後,在十年之間,台灣經濟脫胎換骨,從計劃經濟轉型為市場經濟,而且是個效率高、生產力強的現代化市場經濟。

這一連串的改革與轉型,造成長達三十年台灣經濟的快速發展,並帶動社會及政治的改革。但是,很少人知道台灣是怎麼走過來的。改革一向艱難,甚至慘烈。台灣的政經領袖不可避免地經過無數次的政策辯論、路線競爭、甚至政治鬥爭。

作者郭岱君使用第一手資料(口述訪問、當事人日記、文件)重現當年這一場驚心動魄的改革歷程。《台灣經濟轉型的故事: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就是展示台灣經濟轉型成功的祕訣。在兩次財經大辯論中,國民黨的領導人為什麼竭力扶植私營企業?為什麼同意採取出口替代策略?為什麼願意進一步深化改革,把掌握在手中的社會資源放出去,還樂觀民間政經勢力的滋長?……

本書以1949年國民黨政府退避台灣、嘗試不同的經濟路徑為起點,到1960年揮別過去的計畫經濟思維,全方位朝市場經濟發展為止。第一章重在歷史回顧,簡要地介紹台灣自1895年割讓日本之後,為期整整半個世紀的經濟狀態,以及1945年中國國民黨收回台灣所建立的新經濟體制,直到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為止。第二章重點介紹蔣介石與陳誠立志改革的決心與行動。除了國民黨本身的改革之外,還包括台灣的幣制改革、土地改革、地方自治等。第三章敘述台灣第一次財經大辯論,這是國民黨的歷史上少有的一次意識型態之爭。從1952年底到1954年春,台灣朝野就什麼樣的經濟體制最能有效地創造財富問題展開論戰。第四章勾勒1957年台灣第二次財經大辯論,焦點是:要不要放鬆政府對外匯貿易的控制?第五章探討的是台灣如何在外匯貿易改革後,把改革的範圍擴大到財經以外的其他層面。第六章以個案分析為主,探討那些改革推手的經歷、思想,以及彼此間的互動。這一章特別敘述兩次財經辯論中,決策者如何通過對經濟問題的認知改變,調整他們的信仰,從而在工業化和經濟現代化上達成共識。第七章綜合分析台灣經濟順利轉型的關鍵因素。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传统”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词汇之一。批评者常常用“士农工商”中商人排在最后来指责中国历来有蔑视商业的传统,反驳者则指出“士农工商”的排列并无高低之分,相反中国春秋时代和春秋之前历来有重视商业的传统。 讨论“传统”时的尴尬往往就在于你的传统不是我的传统,哪怕是...  

评分

“传统”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词汇之一。批评者常常用“士农工商”中商人排在最后来指责中国历来有蔑视商业的传统,反驳者则指出“士农工商”的排列并无高低之分,相反中国春秋时代和春秋之前历来有重视商业的传统。 讨论“传统”时的尴尬往往就在于你的传统不是我的传统,哪怕是...  

评分

评分

記得2017年看過一段普丁對於一帶一路的訪談,訪談中提到對今日中國大陸所採行經濟政策的開放程度感到無比訝異,這段話讓我想起了當年台灣經濟發展的一段日子,也是驅使我閱讀本書,從而釐清一下自己一直甚不明瞭的那段篳路藍縷的歲月… 整本書薄薄一本,並沒有特別深入的分析,...  

评分

看到书单推荐,很快买来上手,很“好看”的书。一个“好看”是指内容,清晰流畅,另一个“好看”是指轻松易读。当年肯定是有血有泪的,但现在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比较简单,但脉络清楚,还是挺好的。 恰好昨天有同学微信聊天,扯到中国民主进程。我有一个稍长篇幅的回复,提到...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个人觉得满讽刺的是,今天台湾还在吃两蒋所谓“威权”时代的底子,而“民主”带来了得确是另外一番景象。

评分

和市面上流行的懶人包不同,是本紥實的小書。 雖然沒有形諸文字,但早在1950年代,國府領導人就經歷了一次「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摸著石頭過河」般的過程。當時這些領導班子的腦袋仍僵固在民生主義「節制私人資本,發達國家資本」的原則裡,只得透過一次次財經政策辯論,並重新詮釋民生主義,一如鄧小平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僵局解套,才有辦法從根本上置換領導階層的腦袋,使之轉而全力發展市場經濟。

评分

我个人觉得满讽刺的是,今天台湾还在吃两蒋所谓“威权”时代的底子,而“民主”带来了得确是另外一番景象。

评分

前半段的故事都很精彩,后半段有很多重复的内容。一些对人物性格品行的描述太过直接。

评分

我个人觉得满讽刺的是,今天台湾还在吃两蒋所谓“威权”时代的底子,而“民主”带来了得确是另外一番景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