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松青,一九四五年生于美国圣地亚哥,九岁时便立志做神父,十八岁进入耶稣会修道院修习。
一九六九年来到台湾,两年后在东南海岸的小岛兰屿做见习修士,与雅美族人度过了难忘的一年。一九七六年夏,自菲律宾修习两年神学后,再次回到台湾,在新竹山区的清泉天主堂任职神父,融入泰雅族人的生活,至今仍生活在那里。
一九七二年,与三毛在兰屿岛上偶然相识,由此开始了两人长达二十年的友谊。在三毛眼中,丁松青不仅是毕生的挚友,更“是诗人,是艺术家,是神父,是可爱之人,是天父的孩子”。
因着对爱与生命相似的心灵感悟,三毛以感性轻灵的文字翻译了他所写下的系列作品《兰屿之歌》《清泉故事》《刹那时光》,将爱与希望传达给更多的人。
三毛译作 大陆首度出版
一九六九年丁松青来到台湾,两年后在东南海岸的小岛兰屿做见习修士,与雅美族人度过了难忘的一年。一九七六年夏,在新竹山区的清泉天主堂任职神父,融入泰雅族人的生活,至今仍生活在那里。本书即是丁松青记录下的在兰屿、清泉两地的生活故事、心灵成长。
海岛,飞鱼,木刻小船;青山,吊桥,红砖小屋。
呼唤飞鱼的赞美歌声绕过海岸,白茫茫的山岚覆盖群山间的村落。人人相识,没有秘密。他悄悄走入这天地,走进热情又含蓄的人群,触摸他们质朴的灵魂,共享欢乐与痛苦。
“我不晓得这是否由于我是另外一个世界的访客的缘故,总之,每次到了那儿我就禁不住想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它。”
从台北到竹东,自竹东搭一个多小时公车,群山点翠中隐驻着一个小小的泰雅族部落——清泉。温泉、吊桥、张学良故居、三毛的家,错落散布的景点之间,一位神父用四十年的日月守住一座充满山地风情的天主教堂。丁松青,中国名字,却是一个美国人。 丁松青自小立下做神父的志愿,受...
评分三毛就不用多说了,她的小说散文诗歌我大都读过了。而且很怀念读三毛的那段时光,恰是我最美的时光。更是对她谜样的传奇人生充满好奇。这本书是三毛的译作的首次大陆出版,所以很是期待。这时才发现,虽然时隔多年,对三毛的热爱丝毫不减。三毛与丁松青萍水相逢,...
评分【清泉之旅丨三毛】 记得半年以前讲过一个故事;讲到一次兰屿的旅行,讲到在那儿认识的雅美族,管训的犯人,开晚会的军方,同去的女友子卿……当然,也讲到了一位在那个偏远离岛上服务的青年,那个教孩子们画画,替雅美族擦药,将什么东西都拿出来跟他人分享而自己有时候吃都...
评分世界上的每个人心中大抵都有一个朴素的梦。 比如,《兰屿之歌 清泉故事》的作者丁松青;比如,我的爸爸。 袁先生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向往田园,渴望隐居。在我暑假回家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短短几日里,他或带着我陪他去钓鱼,或领着我去果园摘水果,甚至有时候,我俩开车跑到...
评分这是一本可以让人看入迷的书。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如果让你去一个与世隔绝的原始村落里教化当地人,你会怎么做? 兰屿是台湾岛附近的一个美丽的小岛,位于台湾东南海岸,与台湾岛只有四十七海里的距离,乘坐直升机,半个多小时就能到达。 这座小岛哺...
比起兰屿 我更喜欢清泉的部分
评分并非只有属灵或者信教才能变得善良、过有意义的生活,可是又不能否认我认识的基督徒看起来都坚定,简单,幸福。我好羡慕他们,就像羡慕作者
评分周末看完《兰屿之歌》《清泉故事》和《滚滚红尘》,三毛一生喜欢谈论爱,但她对爱的见解太宽泛又太浅显,宽泛容易滥情,浅显容易矫情。她不懂张爱玲,却能将丁松青这样的人解得好。泛爱众,能亲仁,简单纯净。因为是译笔,所以文字里少有三毛式得浓烈煽情,却恰好显现出清澈得闪闪发亮的光芒。
评分喜欢,一生只做一件事,传教士般的生活,枯燥规律中的清澈人生
评分生活中处处有故事,那么会讲故事的人无疑是幸福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