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茨拉夫•斯米尔(VACLAV SMIL)从事能源、环境和人口变化、食物生产及营养、技术创新、风险评估和公共政策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他已经出版了30多本专著,发表了500多篇论文。
斯米尔是曼尼托巴大学特聘的荣誉退休教授,加拿大皇家学院(科学院)研究员,第一个被美国科学促进会授予科学和技术公众普及奖的非美籍学者。
2001年,斯米尔入选《国外政策》杂志评选的全球思想家50强。
著有《美国制造》《收割生物圈》等畅销书
这个丰饶的世界还有多少材料可供消费?相对“去材料化”是否会导致材料需求量的绝对减少?《材料简史及材料未来》这本书对上述问题及与此相关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索和解答。
斗转星移,现代社会已经完全依赖于前所未有的材料流。当前,即便是拥有最高效的生产流程和最实用的循环系统,“去材料化”的效率也不大可能足以抵消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所引发的对材料需求的不断增加。本书探讨了现代经济的成本依赖现象及其“去材料化”的内在潜质。
本书考察了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重要材料提取、生产及主要应用的历史变迁。同时,该书翔实研究了推动生产力大发展的重要材料的提取、加工、合成、精修和配送,以及能源成本和环境因素对材料消费增长的影响。最后,本书以“未来展望”作为全篇总结,探讨了“去材料化”的前景和材料科学的潜在约束。本书的跨学科主题为具有资源经济学、环境学、能量分析、矿物地质学、产业组织学、制造业及材料科学等研究背景的读者提供了颇为实用的观点。
本书的跨学科主题为具有资源经济学、环境学、能量分析、矿物地质学、产业组织学、制造业及材料科学等研究背景的读者提供了颇为实用的观点。
这本书语言确实不通顺。但是里面的内容却让我不能放弃。 材料这个话题下的知识确实非常缺少,我太好奇想要了解这方法的知识了。这本书出发点非常高,信息量确实大,数据确实多。从古到今,有数据的都能列出,无数所的就用推理,这就是专业素质和实力。 以前对材料我只会想到它...
评分这本书语言确实不通顺。但是里面的内容却让我不能放弃。 材料这个话题下的知识确实非常缺少,我太好奇想要了解这方法的知识了。这本书出发点非常高,信息量确实大,数据确实多。从古到今,有数据的都能列出,无数所的就用推理,这就是专业素质和实力。 以前对材料我只会想到它...
评分这本书语言确实不通顺。但是里面的内容却让我不能放弃。 材料这个话题下的知识确实非常缺少,我太好奇想要了解这方法的知识了。这本书出发点非常高,信息量确实大,数据确实多。从古到今,有数据的都能列出,无数所的就用推理,这就是专业素质和实力。 以前对材料我只会想到它...
评分这本书语言确实不通顺。但是里面的内容却让我不能放弃。 材料这个话题下的知识确实非常缺少,我太好奇想要了解这方法的知识了。这本书出发点非常高,信息量确实大,数据确实多。从古到今,有数据的都能列出,无数所的就用推理,这就是专业素质和实力。 以前对材料我只会想到它...
评分这本书语言确实不通顺。但是里面的内容却让我不能放弃。 材料这个话题下的知识确实非常缺少,我太好奇想要了解这方法的知识了。这本书出发点非常高,信息量确实大,数据确实多。从古到今,有数据的都能列出,无数所的就用推理,这就是专业素质和实力。 以前对材料我只会想到它...
全面介绍了人类应用木材、金属、塑料等各种材料的历史,数据详实,论证详细.
评分好多数据。
评分这么好的书,竟然没人看。考虑材料的全球消耗能量。考虑材料的能源消耗。考虑材料的使用生命周期。考虑材料的回收率。
评分盖茨喜欢的学者。但本书翻译得感觉拗口。 1900年以来,只对木材的人均消费量有减少,铁铝铜都是30倍的增加, 美加日的建筑是以木材为主(他们森林资源丰富啊便宜啊),欧洲、中国都是大量使用混凝土。混凝土是有寿命的,中国在21世纪前10年消耗了100亿吨,在2030来维修会要数十万亿的成本! 汽车越来越重了,T型车才500kg,75年的车800kg,现在是1吨多(动力也大了3倍) 大量的数据(=枯燥)翻译得感觉拗口,不想看了。。。。
评分如果你在寻找一本材料的历史,那么很抱歉,本书对你毫无帮助。事实上,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材料学科而言,这本书是个错误。因为其中提到的材料事实上按照材料学科的习惯应该称为物质或者物料。所以,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本完全翻译错误的书。除此之外,倒是可以一读。不过时刻需要提醒自己,把书中的材料换成物质或者物料。这本书正确的书名应该是《建设现代世界:物质与去物质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