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1963年生,中国当代文学先锋代表作家之一。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妻妾成群》、《伤心的舞蹈》、《妇女乐园》、《红粉》等,长篇小说《米》、《我的帝王生涯》、《武则天》、《城北地带》等。小说《米》、《红粉》先后被搬上银幕,《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编成《大红灯笼高高挂》后,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大奖。2006年《碧奴》出版后,版权输出24个国家和地区,迄今已出版21个语种版本。
《碧奴(修订本)》是著名作家苏童对中国传统神话“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进行的再创作。在古老的中国传说中,孟姜女是一位对爱情忠贞不渝、徒步千里为丈夫送寒衣的奇女子。当时,皇帝为了阻止外敌入侵,抓走了所有青壮年去修建长城。孟姜女想到北方冬天寒冷,便立志要为丈夫送去冬衣御寒。在得知丈夫已经埋骨于长城之下而自己未能见上最后一面时,她放声大哭,以至于天地变色、长城为之而崩塌。在书中,苏童带我们回到了遥远的古代,以其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重现了一幕幕令人目眩神迷而又精心动魄的精彩场景——为了生存而练就九种哭法、送寒衣前为自己举行葬礼、装女巫吓走顽童、被当作刺客示众街头、众青蛙共赴长城……小说《碧奴》中,主人公碧奴的坚韧与忠贞击退了世俗的阴谋、人性的丑恶,这个在权势压迫下的底层女子以自己的痴情、善良在沧桑乱世中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传奇。
看见有的豆友说,重述神话系列是命题作文。在下深表同意。其实私以为命题作文,才是体现创作者水平的最佳形式。在同一个命题之下,到底能有多少种可能性呢? 很不幸的,在看本书以前,我看了这一系列的另外两本著作。描写阿特拉斯同赫拉克勒斯的小说《重量》和描写珀涅...
评分从远古的"生民"到现在的"市民",人类的世界观越来越富于理性的注入。就像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懂得多了,就不再单纯地仅以情感来看待一件事情。神话离成年人很遥远了。小时候听到的神话传说,充满着神奇瑰丽的色彩,如果现在再听,是不是会有一种"明摆着是虚构、骗人的把戏"的感...
评分我一直是苏童和余华两位作家的忠实读者,两位的作品中都秉信着“人性本恶”的观点。余华对社会丑恶的创作夸张而尖锐,苏童则更为阴郁和现实。《碧奴》应该算是秉承了其一贯的文风。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控诉的是徭役的罪恶。苛税和徭役历来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固疾。学历史学古...
评分10年前,我除了喝过母乳之外好像没见过任何一个女人的乳房,但有事没事偏偏好写点女人的乳房啊男人的眼泪啊之类的文字。那个时候苏童是我的偶像。《我的帝王生涯》中纵横捭阖的想象和叙述,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让我痴迷。 10年后,我的小美已经两岁甚至都学会偶尔骂个“靠”字...
评分06年读到的三大垃圾之一,苏童写字的时候基本没过脑,连基本的语言优点都丢光了,多快好省地挣版税吧您哪,这怎么拿出去跟阿特伍德PK嘛
1悲伤版的爱丽丝漫游奇境,他把神话写成了奇幻。2渲染气氛是苏童所长,太过悲伤压抑以至于我几番搁下透气。3设定也是奇了。极致的强权不许人民哭,于是人们学会了秘术,让眼泪从头发从耳朵嘴唇身体各个地方流出来。
评分说不上喜不喜欢,倒是挺有意思。
评分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中,孟姜女的故事最没有仙气,《碧奴》补充了这份仙气~碧奴能哭倒长城,一分来自自己的天赋和惊人的毅力,一分来自扭曲的社会和不自觉的奴性意识,在一分来自所谓的命数~PS:至于很多人提到的语言,并不觉得不好,苏童的作品一贯的文字柔和优美,画面感强~
评分3.5????
评分感觉女主的形象有点蠢,太沉重,导致该内容引起强烈不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