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傅雷 艺术 书信 老作家 2017 2016
发表于2025-04-15
傅雷家书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不做评论。
评分不做评论。
评分近期正值迟到十余年的青春期,与父母有些争执,看了这本书,感受到父母对子女的心,千叮万嘱也不嫌多。 看到六几年的信时,心里默默升起一股悲凉之感,谁又能想到那就是父母最后的嘱托呢,成为一个“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人。 最后附几句摘抄— 一个人往往对有在手头的东西(或是机会,或是环境,或是任何可贵的东西)不知珍惜,直到要失去了的时候再去后悔!这是人之常情,但我们不能因为是人之常情而宽恕我们自己的这种愚蠢,不想法去改正。 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坦白。 有问题终得想法解决,不要怕用脑筋。惟有冷静与客观,终能想出最好的办法。 对谁也不能苛求。 不是任何感情都能感动人,一定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才能感动人。
评分不做评论。
评分好像2010年的时候就读过傅雷家书,身为感动,感动于傅雷父子的深情以及傅雷深厚的文艺修养。身为人母,又想捧起傅雷家书,想看傅雷如何教育孩子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形成享誉译坛的傅译特色。主要翻译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丹纳、服尔德、梅里美等法国名家名作,尤以《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艺术哲学》等译作最为著名,计三十四部,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一百余万言的文学、美术、音乐等著述收录于《傅雷文集》。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身后由次子傅敏选编出版的《傅雷家书》,则是他性情中的文字,不经意的笔墨,不为发表而创作。"文革"后的新读者,大多通过家书才认识傅雷,甚至把书信家傅雷置于翻译家傅雷之上。
傅聪,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家,一九三四年三月十日生于上海一个充满艺术氛围和学术精神的家庭。傅聪童年时代断断续续上过几年小学,主要是由父亲在家督教。八岁半师从李蕙芳开始学钢琴,九岁师从李斯特再传弟子百器,一九四六年百器去世后,基本上是自学。一九五四年赴波留学,师从著名钢琴教育家杰维茨基教授,并于一九五五年获得"第五届萧邦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演奏最优奖。一九五八年底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于华沙国立音乐学院,移居英国伦敦,只身驰骋国际乐坛五十余年,有"钢琴诗人"之美誉。鲁普和阿格丽琪等钢琴名家,称"傅聪是我们时代的音乐大师。"
本书以傅雷夫妇与傅聪1954-1966年间往来家信,再现傅氏兄弟成长的家教背景,全面展示傅雷家风。与傅聪家信对照阅读,则家书语境更完整,背景更清晰,内容更连贯,针对性更强。所选编内容,情节完整,人物鲜明,好看感人,完全迥别于市面上寻章摘句的其他选编本。书中多幅珍贵照片、楼适夷初版代序、金圣华中译24封英法文信和全部傅聪家信为独家版权,2017年不随傅雷著作权进入公版,其他任何家书选本不能收录。
我在上高中的时候从学校的图书室借到了这本书。我从头到尾读了一遍,随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自己也买了一本。但是,我再没有看过这本书。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说的话有点矛盾。既然看过了,为什么还要买一本?既然买了,在自己眼里肯定是一本好书,可为什么没再看?其实答案...
评分前言:这是一本经历了半个世纪考验的,有价值的书。可是我读得并不愉快。傅雷悲剧性的性格是他悲惨的童年造成的,年幼丧父,寡母严苛甚至于残忍地期待他成才报仇,朱梅馥说她之所以爱傅雷,包容他,是因为她深深地理解他的痛苦,这种包容和爱里面有很大的怜悯和同情成分。这样...
评分从没有自我意识的小动物,我们慢慢长大,成长为懵懂少年,成为欲念、野心齐飞的青年,再成为有独立意志和情感的成年人。再翻一页,我们又要孕育一个个软弱无力的小动物、小天使了;他/她们将重新演绎人类的发展史。 我相信,人是有两次生命的,一次是为着自己,...
评分一个人的独白是终身不会完的 这是傅雷家书里的一句话。很喜欢。 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人的时光越来越多了,就算有朋友,你仍然会觉得你要执着面对的东西就是属于你自己,你想探求的东西也只属于你自己。 看完的时候很想拿去给妈妈看看,然后说,我想你是这样爱我的。 ...
评分本文为“短史记”工作稿件。 自1981年出版以来,《傅雷家书》畅销中国数十年,时常被各级教育部门列在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中。 事实上,这本书中的很多内容,并不适合中学生阅读。 一位“讨人厌”的父亲 傅雷为人严肃、性格爆烈。 反映在其对傅聪、傅敏兄弟的教育中,就是常说...
傅雷家书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