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1929年6月12日生,1945年死于德国贝尔森集中营时,距离她的16岁生日尚差3个月。
奥托・弗兰克(Otto H.Frank)安妮・弗兰克的父亲,是弗兰克一家经历纳粹恐怖统治后的唯一幸存者。他的余生致力传扬女儿的日记,1980年去世。
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记日记了,开始的时候天天写,写完了还喜欢大声朗读,对漂亮的日记本更是倾心,总是眼巴巴地等着写完能换本新的. 上中学的时候就偷懒了很多,开始觉得是一种负担,能不写就不写,不过还是一样喜欢把自己的"大作"读给父母听,和很多同龄人有些不同...
评分刚开始看安妮日记的时候,我对日记这件事还是不屑一顾的——对于我来说,每天都要写东西简直就是太麻烦的一件事。可是看完了这本书,与其说我是被书中天真快乐的安妮和那样一个悲惨的时代背景之间巨大的反差和悲哀所震撼,所感动,不如说是我重新认识了日记在人的生命里所承载...
评分怀着与一个豆蔻少女聊天的心态看了这本书,然后被深深的教育,不一定是教育,应该是惊醒吧 回想起那个年纪的自己,还只会学习考试找妈妈。Anne Frank 过人之处不在于文笔,由于没看德语原版,文笔怎样也不好评判。 过人的思辨能力真是大部分成年人都望尘莫及的。 安妮是天才,...
评分接触安妮日记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那时正在看一部电影the fault in our star,其中,有一段秘密小屋的场景,照片上的小女孩笑得很美,后来我才知道她的名字叫安妮。 其实,对于战争,我的认识仅停留在课本上的文字,和黑白的影像资料上。再近点,就是爷爷奶奶口中日...
评分这是市面上最完整的最好的中译本,我用两个月时间看完了这本书。 我惊异于犹太人对教育的重视。日记里有一份安妮之家教育和阅读清单,记录了八个人的学习情况。 范先生:常常查阅《克瑙尔氏百科全书》;看侦探小说、言情故事和医学类的书。 范太太:上英语函授课;喜欢看传记...
值得一看的书
评分战争的磨难硬生生把一个乐观活泼的少女变成一个悲悯成熟的人。如果没有经历战争,她应该会在未来撒下更多的阳光吧。花季的女孩都渴望被关怀和理解,都渴望得到偏袒。想起我曾经有一个朋友,她寻求我的保护,但我却成了她的磨难。
评分看到后半部分,很难想到这是豆蔻年纪的小姑娘家的思想。生活琐事细枝末节,生活在这样封闭的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迫拉近,每个人的缺点就无限放大开来,特别是自私。。大概是无聊吧(就像曼德拉所谓的思考,因为他时间很足,安妮大概也是如此),加之生活琐事太甚,于是转向寻求自己内心和处事的变化,结交心灵相通的朋友。从这点看无疑她已经成功了。战时的生活,实在艰苦。但是后屋的朋友,那些帮助他们的人都着实伟大,世界拥有这样的人,也是其没有变成地狱的原因之一吧~
评分“问心无愧,人就坚强” 形势在一天天好起来,安妮也慢慢的变得更成熟坚韧,但安妮的日记到此就结束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