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大无外

道大无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罗志田
出品人:
页数:418
译者:
出版时间:2016-3
价格:5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8341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罗志田
  • 历史
  • 随笔
  • 教育
  • 中国近代史
  • 杂文
  • 好书,值得一读
  • 2016
  • 哲学
  • 道家
  • 思想
  • 智慧
  • 宇宙
  • 人生
  • 修养
  • 经典
  • 玄学
  • 境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图书亮点】

 作者是史学名家,有多本代表作面世,在历史学界影响力甚大。

 书中选辑百余篇短文,谈及史学研究方法、治学心得、学术训练、学术规范、人生感悟等,文字流畅、可读性颇高。

 本书的“序言“ 已经发表于《读书》2016年1期,转即被微信号“明清史研究资讯”转载。

【内容简介】

按其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学问与学校”,以教育和学术为中心,多是针对当前学校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以及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感而发;下篇讲“历史与人生”,则从历史的角度剖析现实,既有对时弊的针砭,亦有对人生之感悟。

作者简介

罗志田,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四川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著有《胡适传》、《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1998)、《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1999)、《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2001)、《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2001)、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2001年)、《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2003)、《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文化与学术》(2003)、《近代中国史学十论》(2003)等。

目录信息

自 序/001
上 篇 学问与大学
教育为学是一片欢喜境界/003
“秀才”与“学究”的千古难题/007
虚而不实的宰相之学/010
职业教育压倒士人教育/014
知书知礼的士人教育/018
道艺与科技/022
禀性与教养/026
附录:葛小佳优秀论文奖缘起/030
大学教育的目标/033
迷途知返说教育/037
作为文化中心的大学/041
校园与社会有点距离更好/045
高考改革请多为贫寒子弟着想/049
研究生考试不仅需要程序公正/053
培养学生的荣誉感更重要/057
救救博士生/061
大学“新常态”/065
程序兴起与人的隐去/069
校园规则/073
校园里的乡愿风/077
校园里的乡愿风(二)/081
校园里的乡愿风(三)/085
说而不思则罔/089
竞争时代的大学管理/093
校长级别与大学行政化/097
好看与快活/101
学术与民主/105
学术评定不宜以多取胜/109
学术怎样以委员会解决?/113
学术决策透明比人多更重要/117
大学校长需要退出学术委员会吗?/121
科研经费不应是反腐的主要对象/125
学术的非跨越式发展/129
学术研究能否毕其功于一役?/133
群龙无首/137
立异未必是创新/141
创新始于提问/145
如何保障学术创新/149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专家审稿制/152
注重学术从业者的主体性/155
学术会议的仪式化/159
学术时尚化与创新/163
下 篇 历史与人生
历史的重要/169
历史飘渺而不虚无/173
君子之学与王者之学/177
人云亦云的史官文化/181
学习共处:历史学可以提供的启示/185
史学最需想象力/188
复活往昔的历史想象/192
修旧如旧的史学/196
为历史植树造林/200
迫不及待的赶超心态/204
想象的近代中国/208
清末的本本主义/212
清末改革中被制度掩盖的人/216
清末的聚敛想象/220
“民国范儿”有感/224
虚悬的“世界”/228
文以人重和人以文重/232
凡眼观真说胡适/236
陈寅恪的一名两制/240
介绍《晚清的士人与世相》/244
回看七七级/246
忽然“著名”感言/250
千古寸心鱼与熊/254
肉羹汤和韭菜花/258
儒官与儒师/262
文史不分家/266
文家与史家:关于《万历十五年》/270
法治的一个历史选项/274
多彩人生与黑白判断/278
从容也可是幸福/282
“闻见道理”的力量/286
心静而后幸福生/290
儿童的世界更宽广/293
该放手时就放手/296
无暇也要读书/300
浮云般的汉子/304
世间未必皆算计/308
不必提前使用烦恼/312
捐款兴学是善举也是智举/315
骂倒对方的“革命”意态/319
把传统讲坏/323
言不出其位/327
网友要友/330
不妨讲礼/334
弱者有所不侮/338
赢者通吃的新倾向/341
词义变迁的山寨/345
新时代大企业的新现象/349
媒体是否只益悲辛?/353
别让他人忽悠了/357
自然的法则和尺度/361
收敛对自然的进攻精神/365
仪式的古今/369
生活不妨多样化/373
非物质文化思考/377
鸟多则树林大/381
地方的希望/384
复兴与崛起/388
别让他人成为自己的牢笼/392
大国国民的风度/396
何妨“顽固”与“自大”/400
不要沦为否定性的国民/404
容忍的度量与争个人的自由/408
道大无外/412
希望的力量/41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2016年4月,《读书》杂志刊出了罗志田先生为自己的新书《道大无外》所作的自序《且惭且下笔》。作为一位在专业领域内成就卓著的历史学者,他在这篇自序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面向社会公众和非专业读者写作时的小心谨慎,似乎有些让人难以理解。 在《且惭且下笔》中,罗先生将自...

评分

教育的宗旨,到底是要造就人才,还是要培养合格的人,从晚清起就一直在讨论。按中国传统,读书人有化民成俗的责任,学问与社会本是一种关联互动而相辅相成的关系。现代大学是一种引进的外来体制,伴生的是大学对社会的责任观念。在一个分工的社会里,若大学完成了其所谓的本职...  

评分

教育的宗旨,到底是要造就人才,还是要培养合格的人,从晚清起就一直在讨论。按中国传统,读书人有化民成俗的责任,学问与社会本是一种关联互动而相辅相成的关系。现代大学是一种引进的外来体制,伴生的是大学对社会的责任观念。在一个分工的社会里,若大学完成了其所谓的本职...  

评分

教育的宗旨,到底是要造就人才,还是要培养合格的人,从晚清起就一直在讨论。按中国传统,读书人有化民成俗的责任,学问与社会本是一种关联互动而相辅相成的关系。现代大学是一种引进的外来体制,伴生的是大学对社会的责任观念。在一个分工的社会里,若大学完成了其所谓的本职...  

评分

2016年4月,《读书》杂志刊出了罗志田先生为自己的新书《道大无外》所作的自序《且惭且下笔》。作为一位在专业领域内成就卓著的历史学者,他在这篇自序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面向社会公众和非专业读者写作时的小心谨慎,似乎有些让人难以理解。 在《且惭且下笔》中,罗先生将自...

用户评价

评分

一股高级知识分子气息扑面而来,基本可见罗大师保守与自由并存的价值观。成名成家自然可以高屋建瓴,无名之辈还是老老实实按部就班的好。

评分

罗志田老师在南方周末的专栏文集。罗老师的专业著作我非常喜欢,受益良多,但他在媒体上的言论深度有限,问题意识虽然还可以,但也没有达到我心目中他应有的水准。这或许说明,一个学者离开专业领域的言论,也只能部分接受,阅读体验难以尽兴。

评分

罗志田老师在南方周末的专栏文集。罗老师的专业著作我非常喜欢,受益良多,但他在媒体上的言论深度有限,问题意识虽然还可以,但也没有达到我心目中他应有的水准。这或许说明,一个学者离开专业领域的言论,也只能部分接受,阅读体验难以尽兴。

评分

罗师爷还是注重建设,有点胡适的感觉。还有就是他对黄仁宇张鸣的态度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没有刻板印象中学者那种高傲

评分

最可怕的便是乡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