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柯鲁克镜头里的中国 : 1938—1948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摄影 历史 纪实摄影 社会史 西人记者 艺术 摄影书 纪实
发表于2024-11-08
大卫·柯鲁克镜头里的中国 : 1938—1948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
@万圣书园
评分@万圣书园
评分视角不寻常,连拍上海街景都是带着黄包车。
评分上海的平民生活,西南成都的防空撤退,华北平原的土改…最好的摄影镜头是平视的客观,柯鲁克做的远比一些来华战地记者好的多。上海街头卖杂货的小孩,端着贩货板,有绳套在脖子上,镜头前笑得好天真。还有土改时内敛质朴的宗族乡村和热切的党的宣传员,平民和地主不失和谐地坐在一起,和苏童笔下的《罂粟之家》截然不同……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土改时平民得以分到地主家的丝绸,用粗糙的手抚摸了一下,丝绸抽丝了…
评分社会学范畴内的纪实摄影
王烁,策展人、撰稿人。泊岸(Riverbank)摄影文献研究中心的联合创办人、总监。文章发表于Trans-Asia Photography Review,《中国摄影》及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刊物。
高初,摄影史学者、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Social Archive of Chinese Photography)研究所研究员、主任。2008年至今整理并研究1930年代至1980年代摄影史的摄影家个案,并写作这一时期的摄影史。2011年起主持“海外藏中国影像”和“中国革命的视觉档案”两个文献与研究计划的展览与出版。主编论文集《史料与史识:摄影术传入至今的中国摄影书写》(2011),2015年出版有《最前线:中国共产党抗日图像志》等书。在2013年曾获首届林茨摄影奖。
大卫•柯鲁克先生是作家、教育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1910年出生于英国犹太族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其政治生涯。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他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来到中国,在中国西南部四川省成都亲身参加教学工作,并在那里结识了他的未婚妻伊莎白•布朗。期间,他同埃德加•斯诺以及支持中国工合运动组织的其他同志在一起工作了一段时间。大卫•柯鲁克同时还是一位摄影家,本书从他1938—1948年在中国拍摄的几千张照片中精选出四百张,拍摄内容主要包括日据时期的上海、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南、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农村三大板块,是对摄影师摄影生涯首次较为全面的展示。其中华北农村部分配以同样经历了土地改革的摄影师的妻子伊莎白•柯鲁克对拍摄故事回顾的的精彩口述,展示了一对外国夫妇对这场几十年前席卷了整个中国的革命事件的全面观察,和对开展革命的舞台之一——华北农村十里店细致入微的体验。
本书自发掘资料到完稿成书历时四年,期间完成了近百次口述访谈,围绕这批资料已举办了多次展览及研讨会,以上诸种成果在本书中均有体现。书中还展示了以往未公开发表过的当年留下的手稿、日记等,试图丰富而立体地还原当时情境以及当事人几十年来对中国革命的不断思考,是一本厚重的极具学术价值的影像文本。
这是一种学者的照片,充分表现他的兴趣,他深入到了中国的机理,比如75页结束一天工作的黄包车夫用消防水龙头洗脚,就是一张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真实的照片。 他是斯诺的同志,是一个调查中的共产主义者。 81页在帽店门口为身边苦力缝补衣服的妇女,我也是头回见,而旁边的帽盒叠...
评分对于柯鲁克的摄影水准无从评价,感觉稍微差点意思,但也真实反映了解放前中国社会,尤其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本书整理之时,柯鲁克同志也已去世,更大的感触来自于伊莎白的口述,一位年近百岁的老共产党员,对于社会变革的深刻认知,一位国外左派的政治倾向。总之是很好的资料...
评分对于柯鲁克的摄影水准无从评价,感觉稍微差点意思,但也真实反映了解放前中国社会,尤其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本书整理之时,柯鲁克同志也已去世,更大的感触来自于伊莎白的口述,一位年近百岁的老共产党员,对于社会变革的深刻认知,一位国外左派的政治倾向。总之是很好的资料...
评分对于柯鲁克的摄影水准无从评价,感觉稍微差点意思,但也真实反映了解放前中国社会,尤其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本书整理之时,柯鲁克同志也已去世,更大的感触来自于伊莎白的口述,一位年近百岁的老共产党员,对于社会变革的深刻认知,一位国外左派的政治倾向。总之是很好的资料...
评分这是一种学者的照片,充分表现他的兴趣,他深入到了中国的机理,比如75页结束一天工作的黄包车夫用消防水龙头洗脚,就是一张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真实的照片。 他是斯诺的同志,是一个调查中的共产主义者。 81页在帽店门口为身边苦力缝补衣服的妇女,我也是头回见,而旁边的帽盒叠...
大卫·柯鲁克镜头里的中国 : 1938—1948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