佣兵队长

佣兵队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乔治•佩雷克(Georges Perec),法国当代先锋小说家,一九三六年出生于巴黎一个原籍波兰的犹太家庭,童年在美丽城街区度过,一九六七年起成为文学实验团体“乌力波”(Oulipo,潜在文学工场)的成员。他的第一部小说《物:六〇年代纪事》出版于一九六五年,荣获雷诺多文学奖。《W或童年回忆》出版于一九七五年,这是一部自传体片段式写作的小说。三年之后,《人生拼图版》出版,荣获当年的美第奇文学奖。佩雷克于一九八二年在巴黎近郊去世。十年之后,写作于早年的《佣兵队长》手稿被发现,并于二〇一二年出版,这是他唯一一部遗著。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法] 乔治·佩雷克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216
译者:龚蕾
出版时间:2016-5
价格:2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160105
丛书系列:当代法语获奖小说
图书标签:
  • 乔治·佩雷克 
  • 小说 
  • 法国文学 
  • 法国 
  • 外国文学 
  • 文学 
  • 法国小说 
  • Oulipo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佣兵队长》写作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六〇年间,按照佩雷克自己的说法,这是他“第一部写完的小说”。佩雷克去世三十年后,这部早期作品才被发现并公之于众。

小说主人公加斯帕尔•温克莱尔几个月以来投身于仿作一幅《佣兵队长》,并在各方面都与卢浮宫里那幅《佣兵队长》旗鼓相当,真品是意大利画家墨西拿的安托内罗一四七五年的画作。加斯帕尔•温克莱尔虽是画作伪造者中的佼佼者,却只是其赞助者安纳托•马德拉的执行者而已。

这是一部侦探小说,书的第一页便从温克莱尔刺杀了马德拉开始。为什么会有这起谋杀?为什么加斯帕尔•温克莱尔在想要与墨西拿的安托内罗比肩的计划中失败了?他在成为造假的高手时想要寻找什么?他想要在这名雇佣兵的脸孔所体现的掌控和能量的形象中获得什么?为什么他将谋杀马德拉当做一种解放?《佣兵队长》能让人隐约看见对这一问题的探寻:在与假象的斗争时,如何最终获得真相?

造假的主题在佩雷克所有作品中都有体现:《人生拼图版》,《W或童年回忆》,以及佩雷克在世时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爱好者的收藏室》,这是一部围绕着复制品和造假的魔力而创造的绝妙作品。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佣兵队长》:对造假行径的一记愤怒的棒喝 《佣兵队长》是法国作家乔治•佩雷克所写的一本小说。这名作家的多部作品,在中国都有译本,如被称着是他的处女作的《物》(新星出版社,2001年版)、《人生拼图版》(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佣兵队...  

评分

杀人后,你内心无权保持沉默 杀人需要理由吗?应该需要吧。当然随着时代与人心的发展,那种所谓的变态连环杀手,可以跑到大街上,毫无理由的杀死一个人,就分割的单独一件案子来说,这是没理由的,容易逃出法律,甚至是人性的制裁。但这种超出理性,甚至激情之外的谋杀,会上...

评分

《佣兵队长》:对造假行径的一记愤怒的棒喝 《佣兵队长》是法国作家乔治•佩雷克所写的一本小说。这名作家的多部作品,在中国都有译本,如被称着是他的处女作的《物》(新星出版社,2001年版)、《人生拼图版》(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佣兵队...  

评分

6月10日晚上在上海法语培训中心有一场关于乔治• 佩雷克的讲座,抽空去听了听,了解了不少关于佩雷克的奇人异事,比如他的文字游戏,他曾写过一部没有字母e的小说《消失》,这有点像我们写了一部没有“的”字的小说。当然这是雕花小技,诧异一下便好了,最让我有兴趣的是,...  

评分

该怎么给《佣兵队长》写评论,才会问心无愧 要给《佣兵队长》写评论,是件既简单,又复杂的事,说它简单,只要描述一下含糊的故事,然后感叹一下原作与伪造,真实与虚幻之间的关系应该就成了。因为故事真的不是这小说的主料,尽管看简介,这还是个挺有料的故事,有名画赝品,...  

用户评价

评分

节奏成为文本内部的秩序,很多地方思维的停顿仿佛大洋上的暴风雨,而幸存者唯有幸存才可能相遇

评分

节奏成为文本内部的秩序,很多地方思维的停顿仿佛大洋上的暴风雨,而幸存者唯有幸存才可能相遇

评分

佩雷克完成的第一部小说和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小说。在题材上表现出一种同一性,关于画作造假。前者有着青年时狂涌的痛苦激情,关于身份的焦虑、权利的阴影与荒诞的反抗,独白和对话占了很大篇幅。后者则如档案记录一样冰冷克制,只是在最后的揭秘,造成了巨大的反讽效果。

评分

完全无法欣赏,太难受了,我简直不知道自己怎么读完的,第二篇我一目二十行看完的……是我智力有问题吗?

评分

前面20来页特别难进入,读得人烦燥,一二三人称任性切换,混乱的叙述,不知道在讲什么。但坚持一下就好了,后面渐入佳境。强烈的文艺青年腔调,但非常成立,读完之后,第一次觉得文艺青年没准还真是一种合理的存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