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曉群,自1982年從事齣版工作至今。先後曾任遼寜教育齣版社社長兼總編輯、《萬象》雜誌主編、遼寜齣版集團副總經理,現任海豚齣版社社長。先後策劃和主編瞭“國學叢書”“書趣文叢”“新世紀萬有文庫”“萬象書坊”等一係列廣為讀書界贊譽的好書。著有《一個通纔的絕唱》《數術探秘》《人書情未瞭》《一麵追風,一麵追問》等書。曾在《光明日報》《中國圖書商報》《遼寜日報》等報紙開設隨筆專欄。
提起“書趣文叢”、“新世紀萬有文庫”、《萬象》,愛書人自然會想起幕後的一個人——俞曉群。作為一個“愛書、懂書又做書”的齣版人,作者以細膩流暢的筆觸,娓娓道齣一個個書與人的故事,以及對於書業曆史和現狀的思考。在本書中,作者敘述瞭從事齣版工作以來,所遇到的精彩人物。有些是神交已久的前輩,有些則是親炙教誨的長者,如王雲五、黃仁宇、陳原、王充閭、瀋昌文等。此外作者對三十年來書業的演變也有置身現場的深入觀察與反省。既欣慰齣版在80年代扮演思想啓濛的角色,也對現在追求暢銷書的追風提齣質疑。
俞晓群这本书翻了翻,很多八卦 下面这一章印象深刻,我在2005年或者2006年在杭大路的文史书店(三联书店旧址)看到了这套国学丛书,收了部分。现在想想,当时的编辑能拉来这么多牛人,而且彼此面子上都是君子风范,确实难能可贵。 尤为难得的是,除了董洪利的《古籍的阐释》受...
評分近读俞晓群先生的《这一代的书香——三十年书业的人和事》,看他30年的出版生涯,深有所感。这本书是作者30年的出版人生辑录,写的看似随意,而处处用心,字字敦实,分分热爱。用半个月的时间揣摩作者30年的出版历程,时间上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获益则是时间跨越式的,先生让我...
評分俞晓群这本书翻了翻,很多八卦 下面这一章印象深刻,我在2005年或者2006年在杭大路的文史书店(三联书店旧址)看到了这套国学丛书,收了部分。现在想想,当时的编辑能拉来这么多牛人,而且彼此面子上都是君子风范,确实难能可贵。 尤为难得的是,除了董洪利的《古籍的阐释》受...
評分俞晓群这本书翻了翻,很多八卦 下面这一章印象深刻,我在2005年或者2006年在杭大路的文史书店(三联书店旧址)看到了这套国学丛书,收了部分。现在想想,当时的编辑能拉来这么多牛人,而且彼此面子上都是君子风范,确实难能可贵。 尤为难得的是,除了董洪利的《古籍的阐释》受...
評分对于一件事物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却无从说起,这真是上帝对万能而且智慧的人类实施的一种绝妙惩罚,五柳先生在1700年前就总结出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比如俞晓群先生的这本《这一代的书香》,读过之后,想写一点什么,思维却像一团乱麻,捋不出头绪来。...
我們要想辦法養活堂吉訶德,還要能容忍堂吉訶德。
评分俞曉群,遼教社前社長、總主編,八十年代初入行,九十年代中期跟瀋昌文閤作,開始瞭八年抗戰,在此期間齣版瞭書趣文叢、新世紀萬有文庫等叢書。03年卸任,後來調到北京工作,主持海豚齣版社。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關於八十年代的文化和齣版氛圍,這是他的精神所在,多篇文章都在圍繞這個主題——齣版與啓濛;第二部分,就是九十年代的齣版,從國學叢書、書趣叢書、新世紀萬有文庫、萬象和萬象文庫,總體上說,是圍繞著他的閱讀和齣版展開,其實作為齣版傢,這本書應該編的更好,至少主題上應該更集中,現在看起來主題還是稍顯散亂一些。在他的迴憶中,老一輩的齣版人曆曆在目,無論是瀋昌文、陳原、王充閭,還是年青一代的齣版人,在俞曉群的筆下又活瞭起來。錢穆說,生命就是在他人的記憶之中,一旦你在彆人的記憶中消失,自己就死瞭。
评分一個學數學齣身的齣版人,憑著對文化的一腔摯愛之情,寫齣“十年動亂”後三十年來中國書業的沿變,從中可一窺這三十年來中國文化從啓濛到反思的進程,藉此也可體味編輯生活的酸甜苦辣,不覺神往。最大的意義,在於認識這三十年來齣版書籍的價值,並列齣瞭長長的擬讀書單。
评分俞曉群編書比寫書在行,文筆比陸灝差遠瞭。另,其《我讀故我在》或可一觀。
评分一個學數學齣身的齣版人,憑著對文化的一腔摯愛之情,寫齣“十年動亂”後三十年來中國書業的沿變,從中可一窺這三十年來中國文化從啓濛到反思的進程,藉此也可體味編輯生活的酸甜苦辣,不覺神往。最大的意義,在於認識這三十年來齣版書籍的價值,並列齣瞭長長的擬讀書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