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石. 1982年_出生于四川乐山,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音乐人类学博士候选 人,博士论文期问曾调研中国部分官方及民间 音乐档案,后予北京创立塔_石音乐&档案,专 职于民问音乐档案制作,已出版作品有《坭山 工书:汪洋抬工歌谣档案》、《卡瓦格博:德 钦地区藏语民间音乐档案》、《弦上的经典: 新疆乌孜别克民歌“埃希来”及其他》、以及 《木沙江·肉孜:库尔勒日记》。2010年起 在《旅行家》杂志开设专栏“民歌笔记”。
这本书深层意义是进行了民间音乐的研究与传播,在这本书中,作者撰写了在世界各地的音乐旅行,还介绍了大量国内外民间音乐的起承与演变。每篇文章推荐的唱片清单,亦值得收藏。作者曾在文章中写道——22岁,我第一次接触档案唱片,是来自美国佐治亚的渔歌音乐。翻开册子、按下播放键时,我的听感和视感在文献和音轨之间模糊了边界。这就是今天希冀为听者带来的感受——"听档案,读音乐”。音乐档案,务必与生活相关 ,与记忆为伴。 本书一套四本,与国内第一本专业旅行杂志《旅行家》合作。作家专栏,一直是《旅行家》杂志最具分量、且最为重要的内容,这套书,与时下流行的或甜腻或唯美或浪漫的旅游随笔、游记、散文不同的是,这些作者和文字均具有独立的视角与观察,在当下中国人的旅游已贲张澎湃之时,是一种高调的挑衅,更是一种行走先锋的示范。愿这一套丛书能给予旅行者以思索、兴奋,以及对于世界与自我这一亘古话题源源不断的求索。
38 Indonesian guitars The best of ladysmith black mambazo,vol.2 Hege rimestad White arrow Clash London calling – the vanilla tapes Lock,stock & two smoking barrels Nuevo(kronos quartet) 48 Tom paxton Umezu kazutoki Ugur isik cello unveils Anatolian spirit ...
评分“三十岁时,你希望你届时在做什么?”魏小石的高中班主任曾在毕业之前提出这样的问题,要求每个人写下答案,然后统统封进玻璃小瓶里。魏小石毫不犹豫地写下:“我会成为一个传播音乐的人,因为我爱音乐。”2012年,恰好三十岁的魏小石可以踏实地砸开小瓶子了:他成立了自己的...
评分最近偶遇了一本书,叫《民歌笔记》,本来只想随手翻翻,不料两三天就翻完了。在忙碌的时候,两三天看完一本书对我已是一种奢望,既然能实现,也就证明我被深深吸引了。 1 作者魏小石,曾在就读音乐人类学博士期间,远赴西藏和新疆等地区搜集民间音乐。书的第一部分即是他对一些...
评分“三十岁时,你希望你届时在做什么?”魏小石的高中班主任曾在毕业之前提出这样的问题,要求每个人写下答案,然后统统封进玻璃小瓶里。魏小石毫不犹豫地写下:“我会成为一个传播音乐的人,因为我爱音乐。”2012年,恰好三十岁的魏小石可以踏实地砸开小瓶子了:他成立了自己的...
评分最近偶遇了一本书,叫《民歌笔记》,本来只想随手翻翻,不料两三天就翻完了。在忙碌的时候,两三天看完一本书对我已是一种奢望,既然能实现,也就证明我被深深吸引了。 1 作者魏小石,曾在就读音乐人类学博士期间,远赴西藏和新疆等地区搜集民间音乐。书的第一部分即是他对一些...
作者的经历想必很丰富,做了不少田野调查,令人大开眼界。个人认为前半部分在藏区的游历和几篇民歌笔记最有价值,可惜不多,意犹未尽。
评分什么时候可以过上自如购买塔石音乐档案的生活
评分作者在序中就提到此书是把音乐体验转化为文字。音乐变为文字无非就是把音乐和音乐人背后的故事展开来说,但是因为没有音乐的声音本身,所以这本关于“音乐”的书就显得单薄了一些。 我看网上很多读者和我有一样的感受:这本书如果能附带一个光盘,把书中提到的一些音乐做一个展示就好了。不过现在都是数字时代光盘或许不太便捷,开个脑洞,在书开篇就“此书提到的相关曲目在下面网盘中,提取码:XXXX”,完美了!(笑哭)
评分每一张CD清单都拍照留存了。民族音乐的绝佳档案,民俗学者的历史担当。
评分@首图。应该是上周和恍惚逛书店看到了类似的书,互相讲起了各自小时候经历的葬礼民俗,看到这书就很感兴趣。更喜欢前面关于国内的民俗民歌介绍,阅读的时候听了好多不常规的歌。藏区一妻多夫,神山有本命年,60年轮回;满族人,龙年虎年之间的祭祖,黑笔逝者,红字写新生。好特别啊!"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声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