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克里斯蒂
Agatha Christie
1890.09.15─1976.01.12
“侦探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尽管已去世三十余年,却至今仍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中“人类史上最畅销的作家”──作品被译成百余种语言,全球发行超过二十亿册,只有《圣经》及莎士比亚的作品销量在她之上。
推理小说为阿加莎•克里斯蒂带来无上的荣耀及财富。在五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她共出版了六十六部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故事、十八个剧本,许多作品都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影集,《捕鼠器》舞台剧更自1952年推出至今仍在伦敦剧场上演;英王伊丽莎白二世也于1971年册封其为女爵。
但真实生活中的克里斯蒂,也曾经历种种生命风暴。她因承受不了第一任丈夫外遇及母亲过世的接连打击,而于1926年发生失忆及失踪事件;1930年再婚,嫁给比她年轻十四岁的考古学家;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因此除了推理小说外,她也以玛丽•韦斯特马科特(Mary Westmacott)为笔名发表了“心之罪”(crimes of the heart)系列六本探讨“爱”的小说。这六部作品,部部都有她个人生命的投射,是了解这位神秘女作家最重要的线索。
1976年,克里斯蒂逝世于英国牛津港,作品至今畅销不衰。
我人生中想要和在意的一切,似乎都结合在她身上。我知道我粗俗、卑鄙、肉欲……但在遇到她之前,我都不以为意……
大家都很期待美丽高贵的伊莎贝拉能够嫁给刚从战场归乡的她的表哥鲁特!然而充满野心又无情的战争英雄约翰却突然出现在她的生命中。对伊莎贝拉而言,爱情的代价意谓着失去长久来的梦想和快乐;对约翰来说,这代价则是失去如日中天的事业及对未来的抱负……
◎每段爱情、每个人生,都是完整而完美的
克里斯蒂在《玫瑰与紫杉》书中几次利用一段诗句:“玫瑰飘香和紫杉扶疏的时令,经历的时间一样短长……”
其实,玫瑰飘香和紫杉扶疏的时令,经历的时间,当然有很大的落差,但这却是克里斯蒂对爱情及人生的见解,因此,她在本书安排了身障者“休”、美丽却为爱早逝的贵族少女“伊莎贝拉”,以及其貌不扬、自卑、投机的政客“约翰”来阐释爱情的无可理喻与纯粹。
对待残疾,我们总怀着一颗悲悯之心。 对待颓废,我们总觉得因为缺少呵护。 对待爱情,我们总觉得自己自卑低下。 我们总用着自己认为所应该的方式去对待对方,殊不知对方真正的需要什么。 我们所有的人已经远离“单纯”这么远,以至于现在遇上“单纯”时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了。去...
评分《玫瑰与紫衫》,读完了阿加莎第五本非推理系列,依旧享受,依旧欲罢不能。阿加莎在这个系列中所塑造的人物异于一般小说中的那些典型形象,更加接近真实,甚至无比倾向于真实,这些人物的打磨不在于创造起伏的戏剧人生,而是通过人物对话和一些关键性情节转变揭露人性中的最天...
评分对待残疾,我们总怀着一颗悲悯之心。 对待颓废,我们总觉得因为缺少呵护。 对待爱情,我们总觉得自己自卑低下。 我们总用着自己认为所应该的方式去对待对方,殊不知对方真正的需要什么。 我们所有的人已经远离“单纯”这么远,以至于现在遇上“单纯”时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了。去...
评分 评分故事的讲述方法很值得学习,但是这样讲故事会让很多人觉得无趣和枯燥(尤其现在人们习惯了许多网络小说的那种追求快感的写法)。如果想看一个纠结(或狗血,嘻嘻????)的爱情故事,就不用看了,里面长篇大论的政治观点(还是挺好懂得啦,毕竟阿婆对政治什么的不太感兴趣,但她...
没读完 一看到选举什么的就头大
评分非常好,甚至比阿婆的大部分侦探小说都要好,值得再看几遍。翻译的水平也很高,极优美的文字
评分明明是有美好前途的聪明女生,却被一个内心自卑的丑陋男而吸引,最终为他牺牲生命。故事以一个第三者的语气描述了整个事件的过程,也许这个丑陋投机男,其实也只是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冲破枷锁,为了那阶级,为了那心中的自由吧。
评分纸质:黄光滑微厚,比较喜欢
评分阿婆的非侦探小说,“心之罪”六部曲之一,所述皆是“破坏力最强,最激烈的爱的形式”。 诺里斯以同情为爱。希望帮别人规划人生,希望每个人人生圆满,但这份感情是爱还是某种情怀,不得而知。 米利伯德和珍妮弗是卑微的,自责的爱。他们生活里的责任都在自己一方。 加布里埃尔的爱是堕落之爱。说爱而非爱,仅仅是想把高贵的,圣洁的拉入地狱。 伊莎贝拉的爱最让人心生向往,她爱世界,爱生命,爱可耻的现实。 我喜欢这种讲故事的方式,也喜欢这些爱的形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