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伟大的社会活动家,被时人称为舆论界的骄子。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发人深思,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清代学术概论》《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少年中国说》等。
杨欢,现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在读,本科、研究生阶段中文专业,喜欢文字。有多年图书翻译经验,翻译图书有 《小窗幽记 》、《菜根谭》、《凡尔纳三部曲》等。
①国学大师梁启超经典著作,真实再现李鸿章波澜壮阔的一生
本书是梁启超在李鸿章逝世那年完成的著作,全书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对于李鸿章的才华、功过和地位进行了客观而公正的评价,被誉为“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读来引人入胜,令人耳目一新。
②欲了解晚清,不能不了解李鸿章
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发迹,创办洋务运动使其声望达到顶点,再到甲午战争撞碎其强国梦,最后只能周旋于列强的外交舞台直至死去。梁启超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翻开本书,看李鸿章如何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守住底线,突破困境。
③突破中国传统传记的写作模式,开纪传体文学写作的一代新风
本书是梁启超先生所撰人物传记中最著名的一种。全书突破了中国传统传记“类皆记事,不下论赞”的写作模式,而“全仿西人传记之体,载述李鸿章一生行事,而加以论断”,开一代传记写作之新风,是近代中国人物传记中的典范之作。
推荐阅读:《极简中国史》
《国学常识》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经典名作,被誉为“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在本书中,梁启超以“常带感情”之笔,从李鸿章的早年经历落笔,写到他镇压太平天国、创办洋务运动,再到甲午战争撞碎其强国梦,最后只能周旋于列强的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悲壮一生。
全书在叙述李鸿章生平事功的同时,对于李鸿章的才华、功过和地位进行了客观而公正的评价,读来引人入胜,令人耳目一新,既是了解李鸿章的经典读本,也是解读近代史的一把钥匙。
过了好多年,还记得书中的这句话: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看了《走向共和》之后,很强烈的愿望要去看看《李鸿章传》,当然是梁启超版的。 一直以来教科书上总是康梁并列,也因为这个原因,一直对梁启超并无太多好感——因为实在不DJ康有为。 ...
评分李是一介武夫,又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至少在中日战争之前),但却是一个失败的将领,一个失败的改革家,一个失败的外交家...... 梁是一介书生,又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甚至谈不上),但却是一个成功的作家,一个杰出的思想启蒙家,这个写出过气势磅礴的《少年...
评分总论: “西哲有恒言曰: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若李鸿章者,吾不能谓其非英雄也。虽然,是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也。” “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
评分可能是看《痛并快乐着》里白岩松说过,人应该多读点传记,无意中就结识了这本书。无需我再多加赞誉,梁启超先生的文笔可是连太祖都佩服的五体投地的。而李鸿章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人物,这个人物,英雄或是败类,自有历史评说。 自古传记诱人之处,不在记事,在于论...
评分有人说: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 从这个角度回首过去,使人打了一个寒颤。纵有光辉的人性与温暖的正义,更多的却满目萧然。活在世上之士,有远大的志向与臻于完美的节操,却无奈地被时代带来的一切束缚,有无上的荣耀,更有言不尽的苦楚、血泪,都笼罩着悲壮的色彩。...
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
评分草草过目,雁过未留声。 仍然佩服二位的胸怀,观点犀利。 历史风云激荡,总是让人激昂文字。
评分一看是梁启超写的,才耐下性子读起来。不是好友,甚至执不同政见,都能替他写传记,可见其心胸。只限于那个兵荒马乱的清晚期,内忧外患。能文能武,大器晚成,得以曾国藩的提携才得成就。到老却不如老师看得明白,知道激流勇退,操心到老却不得功名,反倒是骂名一遍。小时候知道那些卖国求荣的条约都是李去签署的,现在看看,换做别的人,真未必有谁比李鸿章处理得更好。能人一个,也是湮没于历史的汪洋中。
评分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
评分读过的第一本文言写的人物“传记”,其实叫评论更合适。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作者对李的评价,事实较少,引用的文献也不反映李的行为过程,并不佐证结论。不值得花很多时间看,还好原文篇幅短,文字不难,也就100多页,还能耐着性子看完。后半部分的译文,就没有必要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