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镜:一个德国建筑师眼中的中国1906—1909

西洋镜:一个德国建筑师眼中的中国1906—190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台海出版社
作者:[德]恩斯特•柏石曼
出品人:
页数:320
译者:徐原
出版时间:2017-2
价格:1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6812372
丛书系列:西洋镜 - 寻找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图书标签:
  • 建筑
  • 摄影
  • 历史
  • 西洋镜
  • 老照片
  • 珍贵的老照片
  • 我想读这本书
  • 中国
  • 德国建筑师.中国.建筑史.1900年代.西洋镜.殖民时期.文化观察.建筑风格.视觉记录.历史文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共包括426张照片。288张照片由柏石曼和他雇佣的中国摄影师(40多张)拍摄于1906年至1909年间,涉及中国12个省。其中42处现在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一部分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或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余处为当代复建或曾经落架大修,至少有60处现已不存。2006年,徐原夫妇及其同仁循着大师足迹,秉着原地点、原角度复拍的原则,奔波7省,行程2万里,初步获得138张照片,算是“循迹百年恩斯特•柏石曼,重走那条路,重拍老照片”这项民间计划的初步成果。

作者简介

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德国皇家柏林工业高等学院中国建筑学教授,中国建筑摄影鼻祖,全面考察和记录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人。1906年至1909年间,在德意志帝国皇家基金会的支持下,柏石曼跨越14省,行程数万里,对中国的皇家建筑、寺庙、祠堂、民居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留下了8000张照片、2500张草图、2000张拓片和1000页测绘记录。1932 年,柏石曼受邀成为中国营造学社的通讯研究员。1933年至1935年间,民国政府特聘柏石曼为中国传统建筑遗产顾问。出版有《中国建筑艺术与宗教文化》系列三卷本、《中国建筑》等作品。

徐原:祖籍江苏南京江宁,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影展。2006年6月参与“循迹百年恩斯特•柏石曼,重走那条路,重拍老照片”民间计划,自驾行走访了京、冀、鲁、晋、陕、川、渝诸省市,行程2 万里,拍摄了大量现存建筑的珍贵图片。

赵省伟: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目前专注于中国历史影像的收藏和出版,藏有海量中国主题的法国、德国报纸和书籍。编有《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法国彩色画报记录的中国1850—1937》《西洋镜》系列等书。

目录信息

出版说明
无法逾越的中国建筑艺术之旅 桑晔
屈指行程两万 循迹百年恩斯特•柏石曼 徐原
美丽的中国建筑与景观 恩斯特•柏石曼
直隶省
直隶省 万里长城
北京市 八达岭长城(史保嘉拍摄) 2007 年1 月2 日
直隶省 北京,通往紫禁城的第一道大门
直隶省 北京,天坛圜丘
北京市 天坛祈年殿(方非拍摄) 2006 年5 月11 日
直隶省 北京,天坛祈年殿
直隶省 北京,城墙
北京市 五塔寺 2005 年6 月28 日
直隶省 北京,五塔寺
北京市 天宁寺塔 2005 年10 月10 日
直隶省 北京,天宁寺塔
直隶省 北京,天宁寺塔基座细部
直隶省 北京,八里庄塔基座细部
北京市 八里庄玲珑塔塔座细部 2005 年6 月23 日
北京市 八里庄玲珑塔 2005 年6 月23 日
直隶省 北京,八里庄塔
直隶省 北京,黄寺石塔
北京市 西山戒台寺 2005 年1 月7 日
直隶省 北京,西山戒台寺
直隶省 北京,西山,近处长条形的树丛中就是碧云寺的寺院和汉白玉宝塔
直隶省 北京,西山碧云寺汉白玉宝塔
北京市 西山碧云寺,汉白玉塔前的台阶(赵云鹏拍摄) 2005 年7 月3 日
直隶省 北京,西山通往碧云寺石塔的台阶
直隶省 北京,西山碧云寺,矗立在白桦林中的石塔背面
直隶省 北京,西山碧云寺,石塔背面
北京市 西山碧云寺,汉白玉塔上部平台(赵云鹏拍摄) 2005 年7 月3 日
直隶省 北京,西山碧云寺,汉白玉塔上部平台
北京市 西山碧云寺,喇嘛塔局部细节(赵云鹏拍摄) 2005 年7 月3 日
直隶省 北京,西山碧云寺,石塔上的菩萨(一)
直隶省 北京,西山碧云寺,石塔上的菩萨(二)
北京市 西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覆钵塔佛像细部(赵云鹏拍摄) 2005 年7 月3 日
北京市 西山昭庙内的琉璃牌坊 (赵云鹏拍摄) 2005 年7 月2 日
直隶省 北京,西山静宜园的琉璃瓦牌坊
直隶省 华北平原上的中国北方旅行马车
直隶省 平原上的旅行马车
北京市 十三陵神路 (赵云鹏拍摄) 2005 年12 月17 日
直隶省 北京,昌平南口近郊,明十三陵神道
直隶省 清西陵正门
河北省 易县,清西陵主入口 2005 年10 月23 日
河北省 易县,清西陵石牌坊细部 2005 年10 月23 日
直隶省 清西陵主入口前的牌坊细部
直隶省 清西陵的华表
河北省 易县,清西陵神道上的华表 2005 年10 月
直隶省 清西陵神道上的汉白玉桥
河北省 易县,清西陵神道上的桥 2005 年10 月23 日
河北省 易县,清西陵陵前,从桥上看神道 2005 年10 月23 日
直隶省 清西陵,从桥上看神道
直隶省 清西陵,陵寝前的神道
河北省 易县,清西陵,陵前神道 2005 年10 月23 日
直隶省 清西陵陵庙
河北省 易县,清西陵陵庙 2005 年10 月23 日
河北省 西山狮子窝(在工棚后面可见当年石桥一角) 2005 年11 月11 日
直隶省 西山狮子窝内的寺庙庭院
直隶省 风神庙大门
北京市 朝阳区通惠河庆丰闸的石雕趴蝮(已被迁至北京市通州水乐园安置后的现状) 2006 年6 月18 日
直隶省 通往运河水闸边上的石雕龙
直隶省 北京,颐和园石桥的一端
北京市 颐和园十七孔桥一端的石狮子(赵云鹏拍摄) 2006 年2 月7 日
河北省,通往承德路上的南天门(图为行宫残基) 2008 年6 月2 日
直隶省 北京,通往热河路上的行宫
河北省 承德市,普陀宗乘之庙 2008 年7 月12 日
直隶省 从东南面看,热河小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
直隶省 北京,平原上某处墓地的入口
直隶省 热河,热河行宫的喇嘛寺庙
河北省 承德市,普陀宗乘之庙五塔白台 2006 年3 月25 日
直隶省 热河,热河行宫的喇嘛寺庙(须弥福寿之庙吉祥法喜殿)
河北省 承德市,须弥福寿之庙吉祥法喜殿 2006 年6 月25 日
河北省 承德市,须弥福寿之庙妙高庄严殿金顶 2011 年2 月25 日
直隶省 热河,热河行宫鎏金殿顶(须弥福寿之庙妙高庄严殿金顶)
河北省 承德市,普乐寺台阶和旭光阁 2006 年6 月25 日
直隶省 热河,普乐寺台阶和旭光阁
河北省 承德市,普乐寺平台 2006 年6 月25 日
直隶省 热河,普乐寺喇嘛寺庙内的方台
河北省 承德市,须弥福寿之庙琉璃万寿塔 2011 年2 月25 日
直隶省 热河,热河行宫的琉璃塔
直隶省 热河,从西南眺望,小布达拉宫主殿
河北省 承德市,普陀宗乘之庙 2006 年6 月25 日
直隶省 从热河沿滦河而下
直隶省 在滦河上航行
直隶省 热河,避暑山庄水心榭
河北省 承德避暑山庄,水心榭 2011 年2 月25 日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看这本《一个德国建筑师眼中的中国1906-1909》时,不知怎的忽然想起了林徽因,想起了她说过的那句话“你们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幸而真古董并未完全破坏殆尽,也幸而那些被破坏了至少还留下了一两张照片。 出于对中国建...  

评分

建筑具有民族性,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建筑形式。历史悠久而不断发展,这正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同时也是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相比于其他古文明的发展来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几千年来几乎从未被中断过,而随着文明的延续,中国建筑体系也成为最古老的营造方式之一。 中国传统建...  

评分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上映的电影、电视、表情包充斥在我们的周围,街拍、美妆、网红也成了很多人对美的经验符号,活在钢筋混凝土森林里对于建筑的美便渐渐忽略,这本《西洋镜》正是为了唤醒大家对建筑的重新审美,那些凝聚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智慧与历史的建筑,真的是一场艺...

评分

我喜欢旅游,最大的爱好是看各地的古建筑,从这些建筑之中,似乎能触摸到古人的脉搏,能感觉到他们的气息。中国的建筑虽无西方石制建筑的宏大与精美,但自有其特色:温婉而灵巧。 不过,这些年走的地方多了,看得也多了,逐渐对中国的古建筑失去了兴趣。原因无他,就在于你在...  

评分

在看这本《一个德国建筑师眼中的中国1906-1909》时,不知怎的忽然想起了林徽因,想起了她说过的那句话“你们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幸而真古董并未完全破坏殆尽,也幸而那些被破坏了至少还留下了一两张照片。 出于对中国建...  

用户评价

评分

错漏如筛不说了,既然知道入过营造学社,至少中文名应该给人家写对了。好在很多庙都没了,否则,今天的中国和尼泊尔、印度那种动辄街头巷口皆是神龛,神庙比男女厕所要多10倍100倍的小农之国没有任何区别。但凡建筑不能解决人类的肉体的生理需求就必定禁锢人的精神需求。而这种社会必须以革命摧毁它,否则建筑永远将是为神权俯首的奴隶。不是什么小农的东西留下来就都叫好。

评分

照片很好,如果说明更详细些

评分

作者很用心,做了不少对比图片,发现我也有这癖好

评分

还是挺失望的。摄影师还是执着于宗教建筑,对于民居之类的建筑着墨不多,足迹也局限于几个当时的大城市,所以看不到令我激动的照片。书是真的不错。

评分

老建筑真美,老照片看起来既有震撼,也有愤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