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名普通德国士兵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讲述作者在1942年至1945年德国与苏联惨烈战争中的真实个人经历,语言朴实生动,因而深具震撼力。他参加了德国与苏联的几乎所有重要战役,以及德国本土的防御战,他的回忆侧重描述这些战役的细节和士兵在残酷战场上的心理感受,深刻反映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纽约时报》评价说:“读完此书的任何人都永远不会忘记它。”许多读者认为是“*震撼人心的战争回忆录”。本书一直被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陆军与参谋学院列为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阅读图书。
盖伊·萨杰,真实名字是居伊·穆米诺斯,是出生在法国阿尔萨斯地区的德法混血后裔(阿尔萨斯在一战后被法国占领),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德国人。盖伊于1942年17岁时应征入伍,担任苏德前线上的一名年轻的运输兵,1943年他转入了东部前线德国陆军*精锐的部队——大德意志师,并参加了与苏军的几乎所有重要会战,其中包括斯大林格勒(现称伏尔加格勒)会战、明斯克会战、库尔斯克会战、第聂伯河会战一直到德国国内的防御战役等。
//tips 豆瓣评分很高, 从网易云阅读的推送中看到的“士兵系列”中的一本。 第一人称视角, //挑战人类承受极限 随处可见的挑战人类承受极限--吃(臭的、冷的、一点点的可怜的食物)、穿(破破烂烂的、无法抵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住(战壕、破木屋、地下室、经常浑身湿冷)...
评分趁着刚结束《红海行动》的热情,开始追逐“被遗忘的士兵”记忆里的生活片段。 对。没错。2018年春节档电影。大年初二的中午。走出影院的大门,走进被雨水湿润的安静的城市街道上。三作二的一头扎进了弥漫着硝烟的战场里。 通顺流畅的叙述。细腻的描写,和周围人物的相知开始,...
评分 评分终于可以看到描写关于战败国士兵的书了,不论是《挽救大兵》、《兵临城下》、《兄弟连》,写的都是胜利者。为什么敌人总是凶恶?他们也是人,也是响应自己国家的战争号召,作为一个公民为自己祖国服役。作为战败国,他们比任何人都值得同情。为英勇的士兵致敬。
评分“我们现在既想哭泣逃走,又想大叫着冲出去面对临近我们的危胁”。 趴在泥地里的士兵面对敌人坦克洪流的这种感觉,真是穿越了时空传达到了下一个世纪的读者心里。 很难想像,如果没有日记或当时记载的支持,光靠回忆,能把过去发生的像好莱坞大片似的场景送到读者眼前。除非作...
读着他的故事,像是也置身在莽莽的北方。世界只有雪白和血红两种颜色,零星的快乐也轻飘飘,像一点火花,转瞬就会消失在黑暗中。永夜才是唯一的真实。他在最后说,战争的痛苦不分语言和国界。又在后来的胜利游行里一一念起战友的名字。他要忘记他自己。愿他如愿以偿。
评分愿世界和平,没有战争
评分“Ich hatt' einen Kameraden……”像这首歌一样难过……
评分战争是残酷的,对于个人来讲,战争永远是对人性的摧残。读到最后,作者让我们感受到了深深的绝望,那种生命都枯竭的绝望。
评分没有哪本人物传记或战史会仔细描述这些底层士兵的痛苦,这本书让人直视战争惨痛。 作者文笔水平一般,而且翻译有瑕疵,但瑕不掩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