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明末拟话本小说集,题材覆盖奇案、绿林、野史、仙幻、婚恋、行商、骗术……以曲折情节、生动笔致写尽亘古人性,不但畅销当时,更成为流传四百年的恒远寓言。今日读来,仍不免“惊奇”以至“拍案”。
【编辑推荐】
古典白话小说,到明清而登顶峰,个中翘楚,长有“四大名著”,短属“三言二拍”。明崇祯五年,抱瓮老人选编的《今古奇观》刊行,此为“三言二拍”第一种主要选本,之后,因读者需要、有利可逐,此类选本层出。
读者所以舍全集而取选本,除毁禁因素之外,盖因全集计有一百九十八篇之多,且远远谈不上篇篇可读,选择成本可谓高昂:购得不易,开卷为难,遍阅者更是无几。
“三言”与“二拍”虽常并称,实则秉性颇异,因而并不选做一辑。本辑选自“二拍”,即《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原编著者凌濛初。相对“三言”,其原创成分更高,且多涉市井俗事,实为明末生活之百科式图卷。
选篇标准,首要为“趣味”二字——或情节紧凑、波折密集,或寂静悠远、余韵绵长;题材上,婚恋、行商、绿林、奇案乃至神鬼等兼收并蓄,读来移步换景,总觉新鲜。
文本依据为明尚友堂刻本,另参考诸本,特别是李田意先生辑校本。为保障流畅而专注的阅读体验,删去了冗长且无关的“入话”部分,将个别用字今化处理,且仅对势必影响阅读之处做了简明的注释。
借这本选辑,望能淡化“艰涩”的刻板印象,将“二拍”还原为有趣、有味的好故事。但囿于时代,其中伦理观常悖现世,读者当可体谅。
自“二拍”问世算来,虽历四个世纪的沧海桑田,但所谓经典恰是如此,纵然千百年过去,读者总不免掩卷感叹:人间悲喜,不外如是。
编者
凌濛初(1580—1644)
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今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人,明末小说家、戏曲家。
十二岁入学,屡试不中,十八岁得补廪膳生,后开始著述活动。
崇祯七年(五十五岁)以副贡授上海县丞,任内政声颇著。崇祯十五年(六十三岁)擢徐州通判并分署房村。次年程继孔农民军起,凌濛初入何腾蛟幕下参与镇压,不久殉职。一说他在房村遭李自成军围困,忧愤而逝。
生平多有著述,以小说、戏曲成就为高,其中,拟话本小说集《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影响最大,与冯梦龙编著的“三言”并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代表。
删节本,而且是大幅删节。编辑尤为无礼的是,在前言根本不屑告之读者一声。当然,最变态的是:编辑异性恋要删,同性恋也要删;男同性恋要删,女同性恋也要删。删得非常干净,可见编辑用功之勤!! 中华书局要出洁本,谁也无权拦你,你可以像抱瓮老人一样出《古今传奇》,麻烦...
评分【见字如面 | 《拍案惊奇》编辑致四百年前作者凌濛初的信】 初成老兄: 冒昧叨扰,首先知会身为作者的您:我做了您的书。 眼下是公元二零一七年,丁酉鸡年。依照当今律法,您的继承人不能靠《拍案》收钱,已有三百七十三年了。 与您初见,有其必然;与您再见,实属缘分。 我年...
评分人世间,万万千千,天数人愿,相合相对,演绎着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 这本书中四十个故事多取材于前代著述,又经作者再创作……为写读后感,故事数目特意看了看百度百科。 书中故事大多是唐宋元明期间的,故事果然令人惊奇,哪怕是看过许多复杂精巧的现代故事的我,读来也每每...
评分相较于「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一拍二拍」文采不够,故事总是为了道理服务,处处透着说教口味,真心不耐读。遥想大学时,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班主任一再叮嘱不能错过这一书,我还时常为自己的偷懒而惭愧呢。最近翻阅后,一开始也觉新鲜,但没几页,就为篇前篇后的说...
2017.3.6 这个封面不错
评分三言二拍听过很多次,第一次读这一拍,意外地觉得有意思。行文流畅,通俗有趣,关键很正能量,三观正得不要不要的。故事有奇幻有世情有官场有欢场有,可无论哪一种,内核都是引人向善。
评分2017.3.6 这个封面不错
评分在这本书里,传统士子、达官显贵、英雄豪杰均已淡出视野化成背景,而商贾巨子、贩夫走卒、娼妓僧尼、乡绅胥吏、强盗骗子等凡夫俗子却占据了文学舞台的显耀位置。芸芸众生被各种欲望所驱使,上演了一幕幕四百年后依旧令人拍案惊奇的人间悲喜剧。
评分一部人间悲喜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