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满洲国"

反抗"满洲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方文艺出版社
作者:[加]诺曼·史密斯
出品人:
页数:205
译者:李冉
出版时间:2017-1
价格:5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1736271
丛书系列:伪满时期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研究卷
图书标签:
  • 满洲国文学
  • 满族文学研究
  • 学术
  • 伪满时期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研究卷
  • 伪满
  • 历史研究
  • 东北史
  • 抗日战争
  • 满洲国
  • 历史事件
  • 政治史
  • 社会史
  • 民族问题
  • 近代史
  • 档案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总序:东亚殖民主义与文学
主编例言
致谢
介绍
第一章 日本殖民背景下的中国女性与文化生产
殖民文化和伪满洲国
帝国主义和女性理想
第二章 伪满洲国殖民统治基础和“女性问题”
教化使命
“女性问题”和伪满洲国现代化
第三章 伪满洲国的汉语文坛
占领初期(1931—1935)
文学复兴(1936—1939)
更严厉的殖民审查(1940—1941)
组织扩散(1942—1945)
第四章 伪满洲国的生产事业
时代和家庭背景
从家庭到学校
成为妻子和母亲
建立事业
第五章 与男权中心社会的抗争
忍耐
爱情、婚姻和生育

第六章 抗辩殖民社会
黑暗
悲观主义
混乱
贫困
第七章 帝国的崩溃与职业生涯的终结
第八章 反抗“满洲国”
附录一:中文资料
附录二:英文资料
附录三: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殖民地知识分子在殖民统治期间的态度,是被视为叛国的协作(Collaboration)还是背上更重骂名的通敌(Collaborationism)?改如何界定协作与反抗?殖民时期驱使人民的是什么?是民族主义抑或个人目标与生存需求?协作与反抗之间是否存在着能够更准确描述多数人行为的灰色地带?即便对文学不甚关心的读者,本书的首章仍旧值得一读。

评分

这本书的写作对象很巧,关注萧、白之后的沦陷区女作家。问题意识大概来源于杜赞奇,导论部分阐述较明,即一种借助塑造女性(召唤一种理想女性)来重构保守,维持稳定的倾向,女性形象与政权合法性之间构成了微妙的关系。杜赞奇认为这是“东亚”政权的特点,而Norman则认为是沦陷伪政权的特点。Norman由此分析沦陷区女作家的书写,一方面关注女性人物形象,一方面也重视女性作家的个人命运。不过此后的个案分析实在一般,文本分析乏力,也没能回答在何种意义上是“反抗”的这一核心命题 。

评分

殖民地知识分子在殖民统治期间的态度,是被视为叛国的协作(Collaboration)还是背上更重骂名的通敌(Collaborationism)?改如何界定协作与反抗?殖民时期驱使人民的是什么?是民族主义抑或个人目标与生存需求?协作与反抗之间是否存在着能够更准确描述多数人行为的灰色地带?即便对文学不甚关心的读者,本书的首章仍旧值得一读。

评分

这本书的写作对象很巧,关注萧、白之后的沦陷区女作家。问题意识大概来源于杜赞奇,导论部分阐述较明,即一种借助塑造女性(召唤一种理想女性)来重构保守,维持稳定的倾向,女性形象与政权合法性之间构成了微妙的关系。杜赞奇认为这是“东亚”政权的特点,而Norman则认为是沦陷伪政权的特点。Norman由此分析沦陷区女作家的书写,一方面关注女性人物形象,一方面也重视女性作家的个人命运。不过此后的个案分析实在一般,文本分析乏力,也没能回答在何种意义上是“反抗”的这一核心命题 。

评分

这本书的写作对象很巧,关注萧、白之后的沦陷区女作家。问题意识大概来源于杜赞奇,导论部分阐述较明,即一种借助塑造女性(召唤一种理想女性)来重构保守,维持稳定的倾向,女性形象与政权合法性之间构成了微妙的关系。杜赞奇认为这是“东亚”政权的特点,而Norman则认为是沦陷伪政权的特点。Norman由此分析沦陷区女作家的书写,一方面关注女性人物形象,一方面也重视女性作家的个人命运。不过此后的个案分析实在一般,文本分析乏力,也没能回答在何种意义上是“反抗”的这一核心命题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