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1899-1946),原名亦多、家骅,字益善,号友三、友山,“五四”运动后改名一多。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早年入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学习美术和文学,归国后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校任教授。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唐诗杂论》是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唐诗研究的经典之作,内容涉及唐代诗歌的多个方面,对唐代著名诗人,如“初唐四杰”、孟浩然、贾岛、岑参、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成就有独到而深刻的评论与分析。全书论述精辟,行文优美流畅,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引人入胜。为了让读者更好地领略闻先生在唐诗领域的精彩创见,本次出版,增补丁《陈子昂》、《唐诗要略》、《诗的唐朝》、《唐诗校读法举例》等数篇文字作为附录.另外,《闻一多先生说唐诗》是郑临川先生根据当年在西南联大的课堂笔记整理而成,内容丰富,精义迭出,亦附录于书后。
“他是一个斗士。但是他又是一个诗人和学者。这三重人格集合在他的身上,因时期的不同或隐或现。……学者的时期最长,斗士的时期最短,然而他始终不失为一个诗人,而在诗人和学者的时期,他也始终不失为一个斗士。” ——...
评分总结一下书中杜甫年谱里的一些小八卦: 36岁时,皇帝突发奇想,要征召天下的人才,任才施用。李林甫是宰相,怕那些读书人选上來向皇帝透漏了自己的贪腐事情就糟了,于是建议按照常例考试选拔。考完以后,一个都不录用,然后跟皇帝说,皇上英明神武,天下人才一个都没漏,全都...
评分闻一多的《唐诗杂论》,对于唐诗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针对《唐诗杂论》中一些观点的质疑声不断,比如:将孟浩然视作“冲淡”诗风第一人;将唐太宗与隋炀帝相比,彻底否定唐太宗;将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刘希夷《代发白头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为宫体诗等。很...
评分 评分因了约定的见面地在图书馆,于是去了图书馆怎能不借书,我又一贯喜欢看文艺腔浓重的古典类书籍,所以《唐诗杂论》便是其中一本。都是随意选中的,看中作者是闻一多,终归比其他俗流胜出许多倍,于是借来拜读。书里的内容是将作者先前发表在各个杂志报纸上的文章整理集合出来的...
宫体诗的自赎,孟浩然,贾岛,杜甫。一气呵成,爽。 闻一多做考据,目的不是考据,是为思想建立起精确的时空坐标! 做小题目也得有大视野。
评分突然觉得文学史有了意义。好多书里引用或者化用的话都来源于此。逻辑性可读性都很棒,年谱部分感叹先生的治学精神。
评分「19.055」作者对杜甫绝对是真爱,全书有四分之一的篇幅在讲子美,这大概也有一些时代原因,国破家亡之际,如何能不视老杜为知己。附录二是郑临川根据在联大闻一多先生的唐诗课上所做的笔记整理出来的,相当珍贵的资料。汪曾祺在回忆联大的文章里就曾提到过闻先生的唐诗课,并说自己习惯不做笔记听课,感慨如果有哪位同学能将笔记整理出版就好了。真是一件奇妙的事,不知道汪老后来看到这篇笔记没有。
评分诗论中的诗,惜乎未完而足照千古!
评分没有看年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