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海勒(1923一),美国黑色幽默派代表作家,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一个犹太移民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空军中尉。战后进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于纽约大学。194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得到富布赖特研究基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一年。1950到1952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校任教。此后即离开学校,到《时代》和《展望》等杂志编辑部任职。1961年,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问世,一举成名,当年即放弃职务,专门从事写作。
除《第二十二条军规》外,海勒还发表过长篇小说两部:《出了毛病》(1974)和《像高尔德一样好》(1979)。前者通过对美国中产阶级经理人员日常生活的描写,反映了他们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后者用诙谐嘲讽的笔法,通过一个试图涉足官场的犹太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描绘了一幅有关美国政治、社会生活的讽刺画。海勒也曾写过剧本,如《我们轰炸了纽黑文》等,但影响不大。
海勒的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通过艺术的哈哈镜和放大镜,反映了美国社会生活的若干侧面,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当然,他的作品也带有黑色幽默派文学的一些通病,如对社会现实流露出无可奈何的心情等。
《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典藏·第22条军规》是一部“黑色幽默”的反战长篇小说,作者用诙谐嘲讽的笔法,放大了一幅挺有意思的人情讽刺画。故事围绕这第二十二条军规展开,这是一条没法违背的军规,就象哲学中的悖论一样,他规定了所有的人不能离开军队,除非他得了神经病,但得了精神病的人能要求离开吗,除非他又是正常的,这是个圈套……《第22条军规》产生于海勒参加二战的亲身经历,同名电影由美国著名导演迈克·尼科尔斯执导。
有些人是天生的庸才, 有些人则是后天一番努力后才显出庸碌无能的, 再有些人确实被迫平庸的过活。 -----约瑟夫·海勒 这部小说的讽刺意义自不必说,里边的每一个人物或多或少都带着我们自己身上的一点影子。不要觉得这部小说荒诞,里边所有的人都有人性的...
评分有点资色的女人: 不想卖淫,就要被强奸, 不要被强奸,就要暴力杀人 如果不想被杀,就要证明疯狂 如果已经疯狂,为何不能被自杀. 如果没有疯狂,为何不开始就卖? 想做有良心的记者么?? 好, 你到底是为党说话,还是人民?? 不为党,是违宪 不为人民,是违心 啥都不说,是没钱 光为...
评分原著曾是一本畅销书,语言生动有趣,这个版本也翻译的极好。尤其是看着作者用一本正经的语调叙述非常荒诞的事物,往往让读者捧腹大笑:为了生活中理所当然的荒缪而笑,为了世界的黑白颠倒而笑. 相形之下,译林版的翻译就是干巴巴的,完全无法表现出原著中那种以严肃的口气讲述冷...
评分"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一见钟情",约瑟夫·海勒用这句话描述约塞连狂热地恋上了随军牧师。而我在这一句开场爱上了约瑟夫·海勒。当然,这里面有个圈套。正如科恩中校所说。 关于其中的荒诞和无可救药的莫名奇妙,我就不一一叙述了,直接去文字/生活中去寻找黑色给你的快感吧...
评分有些人是天生的庸才, 有些人则是后天一番努力后才显出庸碌无能的, 再有些人确实被迫平庸的过活。 -----约瑟夫·海勒 这部小说的讽刺意义自不必说,里边的每一个人物或多或少都带着我们自己身上的一点影子。不要觉得这部小说荒诞,里边所有的人都有人性的...
给这欢乐又沉重的书跪了
评分全世界的坏蛋都一个样。战争只是使一些坏蛋更混蛋了而已。黑色幽默?少许吧。越到最后越喜欢约瑟连。牧师最后的转变不知道是不是只是昙花一现,但愿不是吧,之前为他生了很多气。很奇怪,有的时候我们怪罪施暴者的同时还会觉得受害者太过软弱。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要反思。花了我两个星期才读完,可读性可想而知。趣味性也一般。到底是谁他妈给我推荐的。私心想着一定是有很多个版本的改编电影存在,为了不影响我对小说本身的理解,一直努力避开电影。今天看完后打算看个改编电影以加强人物理解。却发现只有一个定了明年上映。汰。
评分看英文版看得蛋疼,看了20%坚持不下去了,找来个中文版本看了。。。。看得还是很蛋疼。。。。一群神经病,看完自己都快神经了。。。。
评分黑色幽默,希望能看原文
评分给这欢乐又沉重的书跪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