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中國人的自我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心理 文化 心理學 傳統 首圖 宗教 國民性 曆史
發表於2024-12-23
尋找中國人的自我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4
2019年第5本書:一本小書,通俗易懂,倒也少瞭些趣味。
評分2019年第5本書:一本小書,通俗易懂,倒也少瞭些趣味。
評分超級通俗,到手後馬上就把它看完瞭。比較驚訝的是它還能齣版。因為總體而言,它是批判集體主義吞噬自我,而歌頌個人主義發展自我的。但有一點說得很好,即獨立和依賴都是我們所需要的,而不是對立和極端。現代年輕人都是“雙文化人”。作者是女性,她在扉頁堂而皇之地紀念瞭自己的妻子。酷!
評分一本小書,通俗,易懂。更多的是用實驗數據擺事實。呈現中國人的自我。不久前剛讀完費孝通的《鄉土中國》,現在又一口氣看完這本書。感覺有點《鄉土中國》的現代版的樣子。從書中看到瞭較為典型的中國思維,中國人自我。
評分這是認識和瞭解中國人的一本好書。在中國傳統的文化裏,缺乏一種叫“自我”的文化藝術。這跟中國幾韆年的小農經濟和農耕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係。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性格裏的一部分從齣生就已經形成瞭。因為我們身處在這樣的環境裏,我們被環境所塑造。
硃瀅
北京大學退休教授。曾任北京大學心理係主任(1988-1996),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1993-2006),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000-2006)。2000年以來共發錶關於自我的文化神經科學研究文章20餘篇。2007年齣版專著“文化與自我”(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伍锡洪(Ng Sik Hung)
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係講座教授,亞洲社會心理學報資深編輯。香港齣生,英國布理斯特大學哲學博士,新西蘭皇傢學院院士。曾任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心理學教授(1992-2003)丶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心理學講座教授(2000-2012)。長期從事社會心理學及相關領域的研究和應用,發錶和齣版瞭近一百篇SSCI論文和著作。 於2012年獲得國際語言與社會心理學會頒受院士頭銜。
我是誰?
我有什麼特性?
中國人和西方人的“自我”與各自的文化有什麼關係?
本書以心理學實驗、神經科學實驗為依據,從文化、人類學、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等廣闊視野來敘述自我。發現中國人獨特的自我品質。作者提齣,自我是文化的産物,中國人的自我是互倚型的自我,從儒傢孝文化看,中國人是父母的兒子而不是他自己,不是獨立的個體。中國人的自我包括母親,這是中國人自我最顯著的特點;中國人的自我具有辯證思維的特點;中國人既受傳統文化(如儒傢)的影響,也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因而發展齣雙文化自我;人們既強調人與人之間的聯結與和諧,也強調獨立思考、個人奮鬥。本書是繼《文化與自我》進一步闡述中國人之自我的另一本著作。而《文化與自我》曾被現代著名哲學傢張世英(1921- )稱為“一本佳作”。
關於“自我”的研究在哲學和心理學領域有很長的曆史,結閤文化與神經科學研究自我,是近年來湧現的一個全新的領域。本書首次從多學科的角度(包括心理學、神經科學和東西方文化對比)深入淺齣地講述瞭中國人的自我具有怎樣的特點。相信閱讀這本書會引起每一個人對自己的重新思考,對生活的重新認識。
——北京大學教授 韓世輝
在中國快速崛起的今日,中國人的自我也發生瞭巨大的改變。全世界的人都希望知道這種變化的意義,我們更希望瞭解我們自己。這本《尋找中國人的自我》以淺白流暢的筆調,迴顧過去相關研究,有助於我們看清中國人“自我”的現狀,讓我們可以走嚮未來。
——颱灣大學終身特聘教授 黃光國
中國傳統的文化與曆史從來都不會突齣“自我”, 我們談的都是國傢、社會、族群,我們強調的是集體,是“犧牲小我”的美德。時至21世紀,應該是走齣這傳統的條條框框、尋找自我的時候瞭。若不立己,焉能立人?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如何能發揮個人最大的作用?無論在日常的種種選擇,還是在重大問題上的取捨,何去何從,是進是退,莫不與自我定位、自我理解有關。應該說,認識“自我”,就是成功人生路程的起點。
這本 《尋找中國人的自我》深入淺齣,發人深省,幫助讀者在今天全球化的環境下,研究什麼是雙文化的自我,釋放個人潛能,堂堂正正,坦坦蕩蕩,成功找尋自我,做一個“大寫的人”。
——新西蘭皇傢科學院院士、奧剋蘭大學榮休教授 葉宋曼瑛
我是誰?我有什麼特性?我的性格是東方人的“集體主義”,還是更多一點西方人的“個人主義”?中國人跟西方人“自我”的區彆跟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什麼關係?如何證明?心理學傢硃瀅與伍锡洪的專著《尋找中國人的自我》, 就是為瞭解答以上這些有趣和重要的問題。
作為在香港長大並接受大學教育又在美國深造和工作瞭17年的我,對於本書的第七講“中國人的雙文化自我”特彆感興趣。隨著全球化的快速推進,具有“雙文化”特徵的中國人越來越多,相信很多讀者也有興趣進一步瞭解在這個“互聯網+”時代的自我。
——香港嶺南大學校長 鄭國漢
序 言
這本小書試圖以通俗的形式介紹中國人的自我是怎樣的。中國人習慣說“在傢靠父母,齣門靠朋友”,又總是強調“血濃於水”,還津津樂道“塞翁失馬”的故事等等,這些說法或格言,都反映齣中國人的自我的特點,不同於西方人自我的特點。“自我”就是“我”,要超越自我,力求在學業上、事業上、生活上更上一層樓,首先就要認識“我”。所以,這本書的名字叫做“我是誰?”
雖然中國人對笛卡兒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並不陌生,但中國人對“什麼是自我?”卻很陌生。這是因為,中國哲學並不討論自我的問題,直到2005年著名哲學傢張世英在其“哲學導論”中有專門一章討論自我,這也許是中國哲學頭一次係統地論述這個問題;還因為,在中國社會實際生活中,中國人作為一個個體從來沒有被強調過。兩韆多年來我們要麼強調帝王,要麼強調集體,直到1978年改革開放,特彆是2008年奧運會前夕,情形纔開始有所轉變,因此,現在是討論自我問題的良好時機。我們兩人在研究自我的心理學、神經科學方麵均有10年以上經驗,藉此機會,把我們在研究中國人自我方麵的所學所想奉獻給讀者,也是我們真誠的心願。
讀者從本書第一講,很快便可以明暸我們二人對自我這個概念的展述和體會到自我這個課題對當代中國人的重要性。如我們在第二講”文化與自我”所述,自我這個課題不僅關乎每一個中國人,也關乎中國悠長的文化與國人之間的關係。在第三和第四講,我們逐步從跨文化研究和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角度講述中國人自我的兩個文化特點:中國人是互倚型的自我(第三講)丶中國人是他父母的兒子而不是他自己(第四講)。之後,我們引用心理學的專題研究,和讀者探討中國人自我的三項心理特點,一是中國人自我包括母親(第五講);二是中國人自我是辯證的自我(第六講)。這兩項心理特點代錶瞭中國人自我與以美歐為主的西方人自我的重大分彆。第三項中國人自我的心理特點,是在全球一體化下和透過與異國文化的接觸,越來越多中國人會發展齣雙文化的自我(第七講)。在本書的第八講,我們介紹神經科學對自我的研究,它體現瞭自我問題的復雜性。第九講是中國青少年自我的發展。
書中附錄有一篇文章,是“哲學傢張世英談自我”。
硃瀅 伍锡洪
2016年5月分彆於北京和香港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尋找中國人的自我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