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年至1885年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从事脑解剖和病理学研究,之后从业治疗精神病,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标志着精神分析体系的正式建立,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1936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8年赴英国避难,次年于伦敦逝世,他提出了“潜意识”“自我”“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和“力比多”等重要概念,其深刻影响不限于心理学史,且遍及哲学、美学、文学和流行文化等领域,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性学三论》《图腾与禁忌》等。
《性学三论》是心理学宗师弗洛伊德奠基之作,也是一部直白易读、写给所有成年人的“性启蒙书”,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自己对病例的分析研究,对性变态、幼儿性欲、青春期的变化及性道德文明和现代人的焦虑、男性选择对象的原则、性无能和处女的禁忌等人们所关注的话题进行系统、全新的解读,为人类的性启蒙教育打开了一扇亮窗,同时为那些对性和爱情感到迷茫的读者提供科学的精神指引。
—— 《性学三论》读后感 作者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创始人 1,性颠倒(同性恋)受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 2,文明古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期常伴随性颠倒现象,并被赋予极高的意义和功能。 3,绝对性颠倒的人,常常是位高权重之人。(#゚Д゚)汉武大...
评分初读这本书,还在25年前。 激动,刺激,完全出乎想象,当时的感觉,在“性变态”相关章节。 弗洛伊德有一种学术的真诚,颠覆性思想在当年假正经文化统治的时代。 虽然精神分析作为现代巫术,已经对我失去吸引力。 但重读此书,依旧被弗洛伊德时不时闪现的思想闪光而启发。
评分 评分关于性,给我最大的启发的一本书是红楼梦。 在谈论《性学三论》这本书之前,先谈谈《红楼梦》给我的关于“性和情”的理解与认识。《红楼梦》中刻画了许多个有灵有肉的美丽女子,对这些女子的行为特征以及心理描写大多在“情”的层面,极少涉及“性”的层面(有一回晴雯生病回...
评分首次出版于1905年,由于年代感和翻译,读起来有点晦涩。最喜欢的是“爱情心理学”部分。浙江文艺出版社那一版,李银河写的序,就已经概括得很精炼了。关于“快感区”“性变态”“同性恋”的观点很先锋。★★★☆
评分首次出版于1905年,由于年代感和翻译,读起来有点晦涩。最喜欢的是“爱情心理学”部分。浙江文艺出版社那一版,李银河写的序,就已经概括得很精炼了。关于“快感区”“性变态”“同性恋”的观点很先锋。★★★☆
评分或许有道理…
评分解决了很多困惑,但是真要想得通透,还得去更加认真地生活
评分首次出版于1905年,由于年代感和翻译,读起来有点晦涩。最喜欢的是“爱情心理学”部分。浙江文艺出版社那一版,李银河写的序,就已经概括得很精炼了。关于“快感区”“性变态”“同性恋”的观点很先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