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谛三
(かとう たいぞう,1938- )
193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教养系、社会研究科硕士。日本知名心理学家、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顾问,同时还担任过日本电台“人生问题咨询”栏目的主持人,2016年被授予“瑞宝中綬 章”大赏。
著有《我们为何如此不安》《做个真正自信的人:现代人透视自我的宝典》《不服输的心理学》《自觉心理学》《“温柔”与“冷漠”的心理》《自我定位心理学》《不高兴的生活艺术》等数十部心理作品。
生活中,你往往会听到这样的话:
考这么多分,还不如去死。
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
你就是个吃软饭的。
我都是为你好。
奇怪的是,这些如刀子一般锋利的话,往往出自父母、夫妻、恋人、朋友等亲近之人之口,它们像无形的杀手一样伤人至深。为什么这些人会不自觉地“杀亲”?为什么原本的爱和友好却以伤害的面目呈现?
本书就是对这种看不见的暴力的深度揭示。作者利用他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问题咨询经验,结合具体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述了情感暴力的特征和隐藏在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进而提出了实际的解决办法,最终帮助我们摆脱看不见的暴力的束缚,更好地爱和被爱。
初看,显然是被标题吸引:“情感暴力”听上去是个很鲜的话题。 然而, 全书写得就和张德芬心灵鸡汤(不含贬义,领域不同)一样,引用最多的是那些已被当今学界奉为课余读物开拓文路敬仰先人的著作,作为心理学人士,真的无法忍受自说自话而无现代科学实证依据(理论或临床)的...
评分 评分说话委婉在中国人眼里是高情商的表现,殊不知许多带着善意伪装面具的话语却在无形中绑架了对方。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后来也开始学着大人的样子和身边的人这么交流。不仅穷尽自己的所有精力的去观察去学习,而且还为自己学到了精髓而洋洋得意。这真是件可怕的事情。 ...
评分文/芮娜 看过一些日本人写的书,大多都是翻来覆去阐述一个观点,反复论证说明。在当下流行精简的大环境中,这类啰嗦的文章很难讨喜。一部分人可能更喜欢简明扼要的说清楚某一观点,余下的时间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但,我想说,这本《情感暴力》一书的主题为情感暴力,这...
评分初看,显然是被标题吸引:“情感暴力”听上去是个很鲜的话题。 然而, 全书写得就和张德芬心灵鸡汤(不含贬义,领域不同)一样,引用最多的是那些已被当今学界奉为课余读物开拓文路敬仰先人的著作,作为心理学人士,真的无法忍受自说自话而无现代科学实证依据(理论或临床)的...
被这本书打成了筛子,现在要一个人静静地怀疑人生了。。。
评分不建议购买,作者逻辑混乱,前后重复,很难想象是受过专业心理学训练的人,情感虐待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具体后果和解决办法,清清爽爽的几个问题,咋就说不清楚呢...
评分全书都是情感暴力 也没有给出一个定义 读完感觉每个人都是情感暴力者了
评分溺爱也是一种情感伤害。
评分语言重复啰嗦,序章和第一章结构散乱,逻辑性不强,后续章节略有改善;和《巨婴国》相同的问题:没有实验数据,只是个别例子,单纯下结论,谈不上“深度揭示”;可以发现武志红的理论来源于卡伦·霍妮和弗洛姆等人,但完全没有注释,日本人比他可取的地方在于引用规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