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學史(精裝插圖本)

西方美學史(精裝插圖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硃光潛(1897—1986)

安徽桐城人。美學傢、文藝理論傢、教育傢和翻譯傢。早年留學歐洲,獲得英國愛丁堡大學文學碩士和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長期在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執教,曾任中國美學學會會長、中國作傢協會顧問、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常務理事等職,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和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被譽為我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硃光潛一生碩果纍纍,代錶作有《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談美》、《談美書簡》《談修養》《西方美學史》等。他的文筆優美流暢,人生態度活潑平和,兼具感性和理性之美,被視為永遠的青年導師和美學啓濛者。

出版者:浙江文藝齣版社
作者:硃光潛
出品人:
頁數:704
译者:
出版時間:2017-9-1
價格:8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33948535
叢書系列:硃光潛典藏文集
圖書標籤:
  • 硃光潛 
  • 美學 
  • 精裝插圖本 
  • 好書 
  • 好書,值得一讀 
  • 美術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是美學泰鬥硃光潛關於西方美學理論的專著,是中國人寫的首部西方美學史,具有開創性的學術價值,代錶瞭中國研究西方美學思想的高水平。

全書從古希臘羅馬時期開始,沿著文藝復興、啓濛運動的軌跡一直講述到20世紀,硃光潛以深厚的專業背景,全方位展現瞭西方美學橫跨三韆年的曆史發展,不僅是係統講述西方美學的著作,還是人類心靈自我展現的曆史。在這裏,你可以感受到各個時代人類精神脈搏的跳動,更可以進行一次精神漫遊,尋找心靈的故鄉。

【經典語錄】

◎文藝在內容上要善,在形式上要美。

◎事物如果要顯得美,一方麵要靠它本身的特質,一方麵也要靠觀眾的認識能力。

◎和諧之所以美,就因為它代錶有限事物所能達到的最近於上帝的那種整一。

◎悲劇的主要的道德作用決不在情緒的淨化,而在通過尖銳的矛盾鬥爭場麵,認識到人生世相的深刻方麵。

【編輯推薦】

★紀念硃光潛誕辰120周年全新修訂精裝插圖典藏版。

★中國曆史上首部係統講述西方美學的著作,展現西方美學橫跨三韆年的曆史發展。

★入選“新中國60年深具影響力圖書”,教育部指定“大學生閱讀書目100本”,“全國中文係閱讀100本”書目。

★美學愛好者不可錯過的經典讀物,美學、文藝理論等專業研究者不可不備的參考書!

★以1979年硃光潛先生校改稿全新修訂;精選世界經典名畫,四色插圖,圖文並茂。

★通過本書,讀者可以全麵瞭解西方美學思想的發展概況;專業研究者也能從中受到啓發,為進一步的美學研究奠定良好基礎。

★代錶瞭迄今為止我國對西方美學研究的高水平,為相關研究者提供瞭豐富的原始資料和寶貴的研究成果。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德国古典哲学本身就是哲学领域里的浪漫运动,它成为文艺领域里的浪漫运动的理论基础。德国古典哲学的基调是唯心主义,其中主观唯心主义(康德和席勒都有这一方面,费希特是典型的代表),把人的心灵提到客观世界的创造主的地位,强调天才、灵感和主观能动性;客观唯心主义...  

評分

朱光潜先生认为,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上,柏拉图的思想存在矛盾,证据是在《理想国》卷十里,他认为“理式”是感性世界的根源,却不受到感性客观世界的影响;而在《会饮》篇中,他却认为要认识理式世界的最高的美,就必须从感性客观世界中个别事物的美出发。 在上述证据基础...  

評分

记得在上本科的时候,有一门课叫做《设计美学》,当时授课老师是我们学校的神一般的老师,每节课上课之前就是“你们知道什么是美吗?美就是女生穿超短裙,穿超超短裙,穿超超超短裙...”这实在是不堪回首的往事,于是我挂科了。 这本书,是在古旧书店淘来的83版的,标价0.83...  

評分

记得还是中学时,自己买了二手且并不成套的美学史上下册,一本繁体,一本简体,放在一起倒也相映成趣。此书的开创与典范意义不必多言,从其一直作为美学学科经典教材使用就可见出。考研前,我重翻起它复习备考,更是平添了几分情感。如今,这两册含章文库新印的《西方美学史》...  

評分

随着中国现代性的曲折展开,西方美学在中国已经走过百年历程。从20世纪初的王国维、梁启超和蔡元培等人对西方美学的输入开始,美学就成为中国现代的一门学科。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朱光潜先生以其深厚的中西学养成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其对西方美学的大量译介为中国现代美...  

用戶評價

评分

一遍筆記一邊讀,斷斷續續一周,也許因為寫作時期影響,意識形態稅捐太多。

评分

詩人要在今天達到成功,單憑纔能是不夠的,還需要在時代精神中的發展。詩人已不再能在幻想世界裏生活著,他是這時代現實王國中的一個公民,一切發生過的事物都應該在他身上活著。社會希望在他身上見到的不是一個提供娛樂者,而是它自己的精神理想生活的代錶者,是對最難問題提齣答案的預言者,是首先在自己身上論斷齣一般人的疾病痛苦,然後用詩作品去醫療那些疾病的醫生。 偉大的詩人在談著他自己,他的我時,也就是在談著一般人,談著全人類。所以人們從他的悲哀裏認識到他們自己的悲哀,從他的心靈裏認識到他們自己的心靈,認識到他不僅是一個詩人,而且是一個人。 詩就是生活本身。哪裏有生活,哪裏也就有詩,但是隻有在有理念的地方纔有生活。

评分

在權利術語中閃轉騰挪,以一己之力攢齣的巨作。

评分

著重點似乎不在美學……

评分

近半個世紀前的這本美學史盡顯瞭先生的美學功力,資料詳實,眼光獨到,惜僅止於20世紀初。帶有時代局限性的方法論是本書最大詬病之處,曆史唯物主義眼中的“西方資産階級美學”,一方麵將所有美學觀點建立在具體的曆史環境之中,使得其豐富、連貫,常齣新的深刻洞見,另一方麵也矯枉過正,解釋過度,結論誇張(唯心主義!資産階級的軟弱性!),丟掉瞭許多觀點本源的意義。不過,這正是本書如此獨特的地方,使其具有極強的曆史價值。讀下來,清晰地感受到,曆史唯物主義的眼光穿透有力,將美學的知識社會學演繹得十分精彩,而革命史觀卻把原有的美學綫索攪得一塌糊塗。感覺自己站Hegel的立場多一些:“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好的藝術裏一定有理性,想讓人用語言錶達卻怎麼也觸摸不到、講述不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