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与影像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摄影 艺术 社会调查 港城 攝影集 Foto
发表于2024-12-23
港口与影像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
一些影像参考,关乎港口城市中历史遗存的保护,民俗改变,流动人口归属感等。
评分一些影像参考,关乎港口城市中历史遗存的保护,民俗改变,流动人口归属感等。
评分一些影像参考,关乎港口城市中历史遗存的保护,民俗改变,流动人口归属感等。
评分一些影像参考,关乎港口城市中历史遗存的保护,民俗改变,流动人口归属感等。
评分一些影像参考,关乎港口城市中历史遗存的保护,民俗改变,流动人口归属感等。
(主编)何伊宁,摄影史学者,策展人。1986年生人,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新闻与纪实摄影硕士学位。2010年开始从事摄影及艺术、人文类专题、专栏写作,策展,摄影类图书编写及翻译等工作。她目前的学术研究多在艺术史、文化研究和其他跨学科框架下展开,方向包括“文化认知与摄影表征:1960年之后的英国摄影”、中西风景摄影比较研究等。
其策划的展览曾先后在国内及欧洲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空间和摄影节展出,包括“来自中国的50本当代摄影书”(2015,英国Format国际摄影节)、“虚构叙事的转向”(2016,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港口与影像:行动中的中国港城影像计划”(2017,中国港口博物馆)等。出版物包括《英国摄影教室》《港口与影像》等;译著有《摄影与旅行》《艺术与摄影》(待出版)、《场所视角:风景摄影的理论与实践》(待出版)等等。
(作者)王欢,写作者、编辑、新锐摄影奖召集人(2014—2016),现居北京。在实践中尝试一种去文体化的写作,并于瑞象馆开设艺评专栏“书面状态”。评论散见于《艺术世界》《艺术界LEAP》《瑞象视点》《假杂志》《中国摄影》以及色影无忌等媒体。策划的展览包括“被介入的物件”(2016,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项目)、“2016新锐摄影奖入围展”(2016)。策划的项目包括“新锐摄影奖”(2014-2016)、“NEW TALENT陌生的经验”系列讲座、“开放艺术家工作室计划”等。讲座及研讨包括“复调的观看:当摄影与人本共谋”、“摄影的观看,写作与展览”、“身份重组”、“再寻薇薇安”研讨会等。
(作者)施瀚涛,1973年生于上海。“上海种子”项目研究与公共教育部总监;曾在爱普生影艺坊、上海外滩美术馆、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及瑞象馆等机构工作。长期从事艺术展览及公共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2002年成立的“原点画廊”为中国最早的摄影画廊之一;2005年在首届连州国际摄影节获“年度策展人”奖;2008年获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政策研究”硕士。主要策展经历包括《走神》(连州,2005)、《别扭的焦虑》(纽约,2008)、《欢迎来到鸟头的世界》(连州,2010)、《线索II》(大理,2011)、《上海祭忆1980s》(兰州,2012;上海,2013)等。已发表数十万字的当代艺术、摄影以及艺术体制相关主题的写作和翻译。编撰有《身体-性别-摄影》、《摄影的多元化空间》;其他文字散见于《摄影·社会·空间》《上海·影像·都市》等文集,及《中国摄影》《中国摄影报》《书城》《艺术当代》《艺术世界》等刊物。
设计师介绍:
假杂志,是一个小出版机构,致力于探索图像作品在手中呈现的种种可能,实践包括网志、出版计划、书店、同名纸刊。
出版人介绍:
中国港口博物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春晓滨海新城,建筑面积40978平方米,于2014年10月建成开馆。中国港口博物馆由国务院批准命名,定位以港口文化为主题,集展示、教育、收藏、科研、旅游、国际交流等功能于一体,体现国际性、专业性、互动性,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港口专题博物馆,成为挖掘了港口历史, 传承港口文化,传播海洋文明的重要基地,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支点。以文物藏品贯通古今,以现代科技展示成果,以丰富活动传播能量,以优质服务吸引民众,中国港口博物馆邀您同行,扬帆起航,驶向深蓝!
“港口与影像:行动中的中国港城影像计划”是由中国港口博物馆委任摄影史学者、策展人何伊宁所策划、组织的展览项目,是宁波港口文化月的重要活动之一。其目标在于主要通过摄影这一在艺术内外出入自由的实践,通过影像艺术家的创作来探索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港口地区发展的现实环境,以及港城空间关系下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该展览邀请了共八位来自不同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的摄影艺术家,分别就七座港口及其城市(宁波、泉州、广州、南京、上海、香港、大连)进行实地的拍摄。
该项目选取上述七座重要港口城市作为切入点,尝试利用摄影作为文化生产模式的功能,去分析上述港口的现代性与历史传统在建筑、空间、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关系, 并尝试讨论现代性的港口城市与传统交接中所表现出的地域特点,或是与历史或现代语境相关的话题。参与委任拍摄项目的八位摄影艺术家分别从自身的兴趣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尝试针对上述地理区域的港口、腹地、贸易空间,以及空间内所展开的人的活动进行深入挖掘,最后通过各自所擅长的摄影语言和媒介的选用(平面摄影、录像、声音装置)得以实现。
在《宁波港:虚拟与现实》中,郑川从虚拟、重现和海岸三个部分,针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三大港口之一的宁波港变迁展开了复杂而又富有想象力的创作。朱岚清所完成的《沉船发掘记》从泉州湾后渚港附近的海滩上发现一艘宋末时期的沉船出发,摄影师将自己作为沉船发掘小组的成员,在创作中将两次“发掘”并置,向观众再现了泉州港的地方史。陈文俊和江演媚在拍摄广州港的实践中分别通过图像系列《漫游两千年后的广州港》和录像《三个在广州做生意的外国人》的创作,将这座港城背后作为古今中西国际贸易港口的历史和功能连接起来。
李超瑜在创作《如南京一般的南京》的过程中将这座城市作为历史古都和内河枢纽港的历史与现状做出对比,将作品讨论的现实对准当下景点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徐浩的《物件,数十年和意识的转变》是艺术家针对上海政权更迭、商业变迁的一次类型学研究,他将表征的物件作为项目自我叙述的对象,尝试在不同背景下赋予其新的意义。于此同时,黄臻伟所拍摄的《无时境——香港计划》是由摄影、声音采样、文本等材料组成的综合媒介作品。他以香港维多利亚港周边的城市日常景观为样本, 并尝试挑战摄影本体中的“时间”元素, 创造一种失去“时间维度”的城市空间的超现实状态。杨圆圆在拍摄大连港的过程中选取了该港近代史的背景,以城市中的地点为索引,贯穿来自不同时代的叙事片段。《大连幻景》以摄影、文本、录像为媒介,涉及对战争与殖民历史的复杂性,以及城市空间在不同时期其功能与属性的转变。
“港口与影像:行动中的中国港城影像计划”不单单是一场针对中国重要港口的视觉展览,它更像是一系列基于中国特定港口文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一次针对综合性港口文化研究的实践。《港口与影像:行动中的中国港城影像计划》作为配合展览的画册,由假杂志社编辑出版。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港口与影像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