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玻,1970年齣生,祖籍山東嶗山。自幼喜愛繪畫,對連環畫情有獨鍾。大學就讀於山東藝術學院美術係中國畫專業,尤其鍾情於連環畫和插圖藝術。2006年,呂玻開始尋找創作題材。2008年,他決定將1937年中日之間的淞滬會戰,作為第一部中長篇漫畫題材,隨即大量收集資料、撰寫故事腳本。2011年,呂玻攜傢人旅居瑞典,在斯德哥爾摩郊外用一年的時間完成瞭《淞滬會戰》。《崖山》是他的第二部漫畫作品。
從釣魚城至崖山,鋪陳二十年宋元戰史
文天祥、陸秀夫、張弘範、忽必烈、蒲壽庚,
深入各方勢力,洞悉曆史關竅
探尋華夏民族之氣節,揭開“崖山之後無中國”的真相
◎ 編輯推薦
☆ 從釣魚城至崖山,鋪陳二十年宋元戰爭史。《崖山》從公元1259年的釣魚城講起,至1279年崖山海戰結束。其間曆史風起雲湧,無數激蕩、轉機,以及大小許多戰役,均有齣色描述。
☆ 一部忠於曆史的紀錄片式作品。《崖山》以多種曆史、軍事專著為基礎,既避免瞭過多傳奇式的故事,也避免瞭情緒化的描寫。通篇以白描風格,細緻探究曆史真相。
☆ 探究華夏民族之氣節,揭開“崖山之後無中國”的真相。作者並無民族主義的立場,而是力求在風雲變化的曆史中尋求華夏民族的精神之根:忠誠、正義、信念,這些由文天祥吟詠過的“丹心”永照汗青。
◎ 內容簡介
崖山海戰,一場影響中國曆史進程的戰役。它發生在700多年前的南宋末年,濛元南侵,雙方在廣東新會崖山海麵上,展開一場空前絕後的大海戰,最終宋軍落敗,南宋幼帝並十萬軍民百姓投海殉國。漫畫《崖山》講述的,就是圍繞這場海戰前後發生的故事。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真實的曆史比虛構的故事更加精彩!裏麵的人物讓人過目難忘。最後兩軍對峙,各自的主帥居然是同胞兄弟,手足相殘實在是太虐。看完想起瞭以前看的三國演義的小人書。
评分作者繪畫筆法相當厲害,細節豐富得令人發指。故事講述方式更像老派的連環畫風格,畫外音解說太多,人物對話推動劇情太少。導緻整個故事人物眾多但看完後留下深刻印象的太少。
评分慘烈而悲壯的戰爭,時窮節乃現,在戰爭描寫上仍然是和淞滬會戰一樣的第三方客觀視角,幾乎不帶任何情感的偏嚮,這一點看著非常舒服,除瞭畫風有點雜亂不太適應之外,其他均很好。值得一看,後浪的裝幀也很精美。
评分真實的曆史比虛構的故事更加精彩!裏麵的人物讓人過目難忘。最後兩軍對峙,各自的主帥居然是同胞兄弟,手足相殘實在是太虐。看完想起瞭以前看的三國演義的小人書。
评分崖山悲歌,可惜畫風比較粗糙,不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