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奥特·提伯,1953年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创办者之一,艺术家,剧作家。曾创作多部获奖话剧和音乐剧,并在美国新学院大学和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教授喜剧创作与表演。他的第一部小说《高街》在欧洲出皈,迅速成为畅销书,并被改编成电影,在欧洲和美国获得多个奖项。
汤姆·蒙特美国著名的心理康复专家。
本书作者叙述自己作为一个同性恋者在六十年代的美国的人生遭遇。因为偶然的机会,他参与了著名的同性恋民权运动;不久,他又阴差阳错地成为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创办者中的一员。他的生命视野也因这两件历史事件而大大改变。
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历来是电影导演喜用的题材,而提伯尤其符合这一条件:他是个十足的小人物,一个不敢公开实情的同性恋者;但他同时又是这两件冲击美国的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和创办者。普通人物与历史的高度融合,这大概也是李安导演看中此剧本的原因之一吧。
香港一些报刊媒体经常把“Woodstock”翻译成“胡士托”,个人认为这个名称听起来更悦耳,说起来也更省劲些。同这本《制造伍德斯托克》一样,听起来大义凛然,说起来麻烦透顶,挥洒主观能动性,甚至可以牵扯到性、偷渡、毒品、家族诅咒、嬉皮士运动、同性恋权利、乡镇文化产业复...
评分 评分制造伍德斯托克taking woodstock,文笔幽默,细微之处又令人心生感动,作者与帕蒂史密斯(只是孩子)的主人公罗伯特,与杜鲁门卡波特,田纳西威廉斯都有过深度交流,还参加了石墙骚乱,至于是不是自己描述的第一个喊出"同性恋力量"的人,我不会恶意怀疑。 当时认为里面会有...
评分常规来说,一本伍德斯托克的回忆录,应该是包括以下内容:如何发起,如何举办,如何发展,如何结束,如何的历史地位等等。每个人物都浓缩成历史进程中的小小符号。读完之后仅能记住一串数字:1969年8月15日至17日;一个地点:纽约贝特尔镇白湖;一个历史意义:音乐创造爱与和平...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