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英】托马斯 莫尔 著 商务印书馆1982版 第一部分: 无论是心或手,不用就不灵。 ——塞拉斯特sallust(古罗马历史家)P20 上帝命令我们无杀人之权,也无自杀之权。 P25 赃物归还失主而不是交给国王。P27 一个必须维持一支军队的国王,不管他的钱怎么多。总...
评分【按语:初步读来,《乌托邦》是一个人文主义的作品,与其说Thomas more在实质性地主张公有制,不若说文人More在向柏拉图致敬,《理想国》中的善好城邦才是《乌托邦》中公有制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古希腊的还有“哲学家-王者”的观念、伊壁鸠鲁主义和斯多葛派以及基...
评分莫尔的两难 莫尔在介绍乌托邦的社会制度之前,并不是按照一般学术著作开篇谋局,对乌托邦作一总揽,让读者以俯瞰的方式观其大概,进而抽丝剥茧,逐条剖析其内部机理,而是从乌托邦的地理特性入手,着重强调乌托邦暗礁密布、航道莫测、城防坚固,乌托邦国民握据天险屏障,军事上...
评分去年“柏拉图注疏集”丛书引进的《柏拉图的神话之镜》是本思路很独特的学术著作。在第九章,作者论述柏拉图的大西岛神话时顺便提到了《乌托邦》,做了一番比较详尽的分析: *和大全划清界限,并建立一个构成性的、单一的统一体,这有悖于形象的规则。乌托邦成了一个封闭的社...
评分如果恶是现世的写照,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何以在现世活得足够好而不至于郁郁而终?对于无神论者来说,这是个问题。回过头去匍匐在某个神的脚下祈求指引,是倒退;跌入恶的泥潭一蹶不振,是自弃。读完《乌托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没有信仰的灵魂终究不安宁,不相信神,那就选...
A glimpse of England society under Henry VIII.
评分A glimpse of England society under Henry VIII.
评分A glimpse of England society under Henry VIII.
评分推荐这个版本。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David Wootton, with Erasmus's The Sileni of Alcibiades.
评分A glimpse of England society under Henry VIII.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