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s the journey of a handgun, from its manufacture through its violent odyssey into the hands of a disturbed teenager who uses it to kill a teacher, and raises painful questions about the legal and cultural realities of firearms. Reprint. 25,000 first printing.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Erik Larson最棒的作品没有之一。作者从1988年的一起校园枪击案入手,很详细地探索了美国社会对于枪支热衷的迷思,从生产枪支的厂家,到印刷出版教人做消音器炸弹改装机关枪的小型出版作坊,到销售枪支的经销商,还有绕不开的NRA。作者对于枪支问题的看法在快30年后依然非常精确深刻,更不要提他在书的最后留下的预言:如果不采取及时的控枪措施,很快每一个人身边都会有死于枪支暴力的受害人,校园、电影院、教堂都不再是安全的场所,每一次的枪击都会比上一次的更加血腥,更让人震惊。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之后他的兴趣忽然转向了什么十九世纪的飓风,二十世纪初的海难,连环杀手一类的历史题材
评分Erik Larson最棒的作品没有之一。作者从1988年的一起校园枪击案入手,很详细地探索了美国社会对于枪支热衷的迷思,从生产枪支的厂家,到印刷出版教人做消音器炸弹改装机关枪的小型出版作坊,到销售枪支的经销商,还有绕不开的NRA。作者对于枪支问题的看法在快30年后依然非常精确深刻,更不要提他在书的最后留下的预言:如果不采取及时的控枪措施,很快每一个人身边都会有死于枪支暴力的受害人,校园、电影院、教堂都不再是安全的场所,每一次的枪击都会比上一次的更加血腥,更让人震惊。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之后他的兴趣忽然转向了什么十九世纪的飓风,二十世纪初的海难,连环杀手一类的历史题材
评分Erik Larson最棒的作品没有之一。作者从1988年的一起校园枪击案入手,很详细地探索了美国社会对于枪支热衷的迷思,从生产枪支的厂家,到印刷出版教人做消音器炸弹改装机关枪的小型出版作坊,到销售枪支的经销商,还有绕不开的NRA。作者对于枪支问题的看法在快30年后依然非常精确深刻,更不要提他在书的最后留下的预言:如果不采取及时的控枪措施,很快每一个人身边都会有死于枪支暴力的受害人,校园、电影院、教堂都不再是安全的场所,每一次的枪击都会比上一次的更加血腥,更让人震惊。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之后他的兴趣忽然转向了什么十九世纪的飓风,二十世纪初的海难,连环杀手一类的历史题材
评分Erik Larson最棒的作品没有之一。作者从1988年的一起校园枪击案入手,很详细地探索了美国社会对于枪支热衷的迷思,从生产枪支的厂家,到印刷出版教人做消音器炸弹改装机关枪的小型出版作坊,到销售枪支的经销商,还有绕不开的NRA。作者对于枪支问题的看法在快30年后依然非常精确深刻,更不要提他在书的最后留下的预言:如果不采取及时的控枪措施,很快每一个人身边都会有死于枪支暴力的受害人,校园、电影院、教堂都不再是安全的场所,每一次的枪击都会比上一次的更加血腥,更让人震惊。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之后他的兴趣忽然转向了什么十九世纪的飓风,二十世纪初的海难,连环杀手一类的历史题材
评分Erik Larson最棒的作品没有之一。作者从1988年的一起校园枪击案入手,很详细地探索了美国社会对于枪支热衷的迷思,从生产枪支的厂家,到印刷出版教人做消音器炸弹改装机关枪的小型出版作坊,到销售枪支的经销商,还有绕不开的NRA。作者对于枪支问题的看法在快30年后依然非常精确深刻,更不要提他在书的最后留下的预言:如果不采取及时的控枪措施,很快每一个人身边都会有死于枪支暴力的受害人,校园、电影院、教堂都不再是安全的场所,每一次的枪击都会比上一次的更加血腥,更让人震惊。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之后他的兴趣忽然转向了什么十九世纪的飓风,二十世纪初的海难,连环杀手一类的历史题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