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19部剧本,以及6部以玛丽·维斯特麦考特的笔名出版的小说。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一部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战时她担任志愿救护队员。在这部小说中她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小个子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波格,成为继福尔摩斯之后侦探小说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形象。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罗杰疑案》(又译作《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1952年她最著名的剧本《捕鼠器》被搬上舞台,此后连续上演,时间之长久,创下了世界戏剧史上空前的纪录。
1971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得英国女王册封的女爵士封号。1975年,英格丽·褒曼凭借根据阿加莎同名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改编的影片获得了第三座奥斯卡奖杯。阿加莎数以亿计的仰慕者中不乏显赫的人物,其中包括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法国总统戴高乐。
1976年,她以85岁高龄永别了热爱她的人们。
在线阅读本书
When a widow tries to collect on her inheritance, her late husband's family is unpleasantly surprised. They're even more horrified by the news that this lovely stranger may be a bigamist. Now murder shakes the family tree, and it's time for Hercule Poirot to investigate.
看来还是没有学会看侦探小说,凡是有明显提示的那一定是错的。 罗利 vs 罗莎琳 大卫 vs 琳恩 这样的配对最后被拆成了对角线。阿婆还是很懂得互补的道理的。 回头去看罗莎琳对大卫说过的话,活脱脱一个想要受保护的小女人。对大卫这样的男人,所有女人都会动心的。 其实看书的时...
评分 评分第一本阿加莎的推理小说,因为没看过其他推理类,所以不知道推理小说的吸引力在哪?有说阿加莎是优雅又恐怖的,我想我得再多看一些才知道。 另外我讨厌的是为什么侦探类、推理类必须要死人呢?好像故事都得因为死人才能发展下去,然后一些性格啊,证据都是隐藏在背后,我还看不...
评分书中的两个女主,均受同一男欺骗,一个被杀了,一个差点死了,弱质女子和强女人都命悬一线,让人同情。那猥琐男在隐约可脱罪的情况下终难逃脱杀人罪,其构思比那些总是把善良人写成凶手的作家合情的多了,眼看他快就洗脱罪名,真正凶手出现时,却最终的凶手还是他,也让读者出...
评分首先,说实在的,看到“安德海”这个译名,顿时觉得囧囧有神……正文里有时用安德海有时用安得海,估计是译者自己也囧得很吧……话说回来,这个名字按音译,还真是安得海最标准=。=可我总是忍不住往大太监上脑补。 故事本身和阿婆的其他作品并无不同,偷龙换凤,冒名顶替,为钱...
2008.7.10 这本书是真的不记得讲了什么,使劲想都想不起来,必须去wiki了…… (wiki回来了!)嗯,想起来了,这个故事还挺不错。我喜欢阿加莎对男人的理解:看起来坏坏的男人,永远都是坏人,一定要痛打落水狗。
评分以前看过电影的,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可见推理不够精彩。重看原著,从里面找不到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记忆犹新的情节。释卷,除了感慨寄生虫们可恨可怜之外,再没其他想法。
评分名字很有诗意,我不自觉的想译成随波逐流。前半部篇幅一直在讲爱情,我一度认为这是爱情小说,阿婆对爱情的描述远不如其侦探小说那么吸引人。后半场波洛才出场,侦探部分很出彩,围绕遗产的三起死亡案件,原因却各有不同。最后真相揭露时更是出人意表。唯一遗憾部分仍然爱情,前面铺垫了lynn的各种心理活动,描绘了物是人非的内心凄凉,义无反顾要投向坏男人的怀抱,却在真相揭露后突然想通了,即使前未婚夫曾下手掐死她未遂也一笑而过,非他不嫁了,连波洛也弃正义不顾要成就rowley 和lynn,这种爱情奇相也真让人啧啧了。
评分遗产风波
评分It was the spiritual danger of learning how much easier life was if you ceased to think.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