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
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注两岸美学教育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代表作:《美的沉思》《蒋勋说<红楼梦>》《孤独六讲》《生活十讲》《汉字书法之美》《美的曙光》《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美,看不见的竞争力》《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等。
从向日葵、自画像、星空到麦田群鸦,带你破解历久不衰的梵高传奇。
从年少到自杀身亡,从割耳到抑郁受创,细说37年不断挣扎的人生曲折。
一八八八年底视梵高为疯子的人,和一九八七年以天价购买梵高一张《向日葵》的人,可能都没有读懂他画中的心事。
梵高无法与现实妥协,他要一种纯粹的爱,近于信仰上的殉道。殉道者必须饱受折磨,饱受肉体与灵魂的燃烧之苦。梵高丢给我们许多问题。在他自杀离开人世后,人们用一百多年的时间试图回答,仍然无法有完满解答。
为了这本书,蒋勋带着一叠稿纸,一站一站地重新来到梵高画作的现场。年轻时储存在他脑海里、笔记本里的故事,豁然重现。这是一位美学家面对梵高危险的美,面对真实生命的深度烙印。
《蒋勋谈梵高:燃烧的灵魂》从向日葵、自画像、星空到麦田群鸦,带你破解历久不衰的梵高传奇。梵高作品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是《星夜》,整个画作给人一种热闹的同时有兼具安静的感觉,在整个画作中他大面积的使用冷色调将安静的夜晚描绘的淋漓尽致。黄色与橙色的交替调和,给人...
评分 评分看书的过程中,和作者有一点心有戚戚的知音感,总会让人欣喜,引起些偏爱的情愫,然后钟情和囤积就开始了。翻开这本《燃烧的灵魂》,只看了一点作者的序,就勾起我的一点阅读记忆。 和蒋勋相同,我同样是由余光中先生引入梵高门下的,我并未读过余译梵高传记,但是余光中自己书...
评分看书的过程中,和作者有一点心有戚戚的知音感,总会让人欣喜,引起些偏爱的情愫,然后钟情和囤积就开始了。翻开这本《燃烧的灵魂》,只看了一点作者的序,就勾起我的一点阅读记忆。 和蒋勋相同,我同样是由余光中先生引入梵高门下的,我并未读过余译梵高传记,但是余光中自己书...
感触不深,感觉蒋勋老师也许对梵高的感情没有达到他的抒情高度。谈及荷兰建国那段倒是令人略感获益。
评分蒋勋老师在我的印象中,美学大师的位置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所以我始终认为,蒋老师的书都应该是美的。这本《蒋勋谈梵高》符合我对美的所有幻想,耀眼的向日葵颜色构成书籍封面的主题颜色,内封的裸脊设计对于一本有很多精美图画的书来说,更是舒服的恰到好处。
评分梵高的作品,动人的不仅仅是画的本身,更动人的是画中关于他自己生命的美学形式,他用他的画见证一个时代,一种生存,一种社会制度下人的穷困和绝望。 在早期作品里,他用晦暗的色调和粗线条描绘被生活压得直不起腰的人们,但是他发现自己无法完成救赎。画家嘲笑想做画家的梵高,牧师嘲笑想做牧师的梵高。所以他选择了另一种形式的救赎,把自己彻底的燃烧起来,他的画也开始变得明亮和热烈。只是这种鲜艳是在凝视自己的疯狂、凝视自己的爱和恨,凝视自己生与死的焦虑之后,对自己本身的疯狂而已。他为人们寻找救赎,却去哪里找到自己的救赎,如何书写自己内心致死的寂寞,去哪里得到有温度的回应,最后剩下的只能是燃烧自己来取暖了吧。
评分蒋勋老师在我的印象中,美学大师的位置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所以我始终认为,蒋老师的书都应该是美的。这本《蒋勋谈梵高》符合我对美的所有幻想,耀眼的向日葵颜色构成书籍封面的主题颜色,内封的裸脊设计对于一本有很多精美图画的书来说,更是舒服的恰到好处。
评分读完这本书后,我更喜欢梵高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