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王安忆 上海 小说 当代文学 中国文学 现当代文学 城市 2018
发表于2025-04-14
考工记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虽然不及《长恨歌》百转千回,但看似散淡地描摹小人物生活,却蕴藏着大历史的嚼劲,越咂摸越有滋味。个人更喜欢这一本。说到底,这是本世情小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人生在世,对亲人朋友,对房屋瓦砾,对草木日月,都是用过情的。只可惜,只有这一世,来世不知能否再相逢?王安忆在小说里把普通人的市井情义说透了。另外,语言真是好,这是不经过长久写作训练无法抵达的。所谓沪上小说家的语言,王安忆的用法最舒坦。一年一本,真是大爱王老师呀!国内小说家的典范。
评分五月写完,九月出版,是不是太着急了没校对啊,这错别字数量……
评分匆匆读了试读,有一种过度郑重的紧张感,语言很奇怪,扑街边缘。
评分2018.11.12 阴 资料室 就像是昔日巷口娘姨织出的百衲衣,断断续续地看完了。平心而论,六十载沉浮聚散,到底还是1944—1949(或许到1976)的故事,凭借对民间市井生活、申城旧闻逸史的精雕细镂,础基深厚,“顺其自然”,盆栽长成乔木,沉稳不失灵通,也靠了连贯精准的动词,叙事节奏松弛有度,而陈书玉大段自由直(间)接引语,让你对陈家祖宅的人非物是生出天地不仁之感。改开以后的部分却明显罗织得力不从心(亦友亦子的阿小)而急于脱身(大虞之死、产权书信)。未尝不可与《望春风》《斯通纳》对读。非常欣赏对夜上海与梦境的描写,也会发现小说中女性(尤其是冉蕴珍)总是比男性更能承受厄运的风浪,大开脑洞者,也可思考下为何陈书玉终身未婚。此外,对50后作家“材料化”写作的诟病可以休矣,并非都不尽如人意。
评分确实会让人想起《长恨歌》,只不过比前者多了些老态,真的,王琦瑶再怎么龟缩于弄堂之中,也是有上海的十里洋场和千般欲望做底子的,到底不冷清。这部却是淡漠到了极致,也不是经历过万般事情放下之后的看的开,就是天生的佛性,所以总觉得寡淡了。作者自己似乎觉得疲倦了,放弃了那些纠结的、缠绵的人性的点,都是一笔带过。光是重复些一些以前带给她辉煌的东西,只觉得可惜。不过好歹文采还有些,不至于使人生厌。
王安忆,小说家。1977年始发表作品,迄今出版长篇小说《长恨歌》《天香》《匿名》《考工记》等十四部,《王安忆中篇小说集》八卷,《王安忆短篇小说系列》八卷,散文集、剧作及论述等多部,逾六百万字。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艺作品奖、全国短篇小说奖、全国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马来 西亚“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中国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韩国李炳注国际文学大奖以及香港世界华文长篇小说“红楼梦奖”,2011年获曼布克国际文学奖提名、2013年获颁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2017年获俄克拉荷马大学第五届纽曼华语文学奖。部分作品有英语、德语、法语、西语、俄语、日语、韩语、荷兰语、波兰语等译本。
《考工记》是战国时期的一部手工业技术文献,记载了各种工艺的规范及体系。
王安忆写《考工记》,却是带着历史的长焦,描述一位上海洋场小开,逐渐蜕变成普通劳动者的过程。
出生世家的陈书玉,历经战乱,回到考究而破落的上海老宅,与合称“西厢四小开”的三位挚友,憧憬着延续殷实家业、展开安稳人 生。然而,时代大潮一波又一波冲击而来,文弱青涩的他们,猝不及防,被裹挟着,仓皇应对,各奔东西,音信杳然。陈书玉渐成一件不能自主的器物,一再退隐,在与老宅的共守中,共同经受一次又一次的修缮和改造,里里外外,终致人屋一体,互为写照。
半个多世纪前的“西厢四小开”,各自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他们是千万上海工商业者的缩影,是上海这座繁华都市的沧桑注脚。
继《长恨歌》之后,《考工记》是王安忆书写的又一部低回慢转的上海别传,而“上海的正史,隔着十万八千里,是别人家的事,故事中的人,也浑然不觉”。
是意料之中的笔触,也是意料之中的故事,王安忆似乎开始重复自我,上海的故事在世俗的烟火中归结到最平淡的日常里。张爱玲把日常写成传奇,王安忆把传奇写回日常,一来一往,上海成了一盘纵横交错的棋局,记住的不是棋子,而是阖闾巷间的烟火。旗袍、耳饰,炉上的小锅、低头的...
评分 评分尽管喜欢王安忆对民国城市文化的细腻描绘,但是纵览全书过后我却对人物的感知非常浅。作者从始至终让读者处于聆听第三者讲述的状态,有意弱化时代背景,刻意削减人物对话,致使小说人物显得平面。或许出于审查考虑,作者连被政府允许使用的词汇都省略去,这样又有多少读者能明...
评分王安忆的新作《考工记》,依旧以上海为舞台,描写时代变迁下的一段家族史。不同于《天香》从申家兴盛之时着笔,《考工记》里的陈家一出场就是濒临破败,祖上的风光早已化为坊间的传说,只留下一处老宅,勉强有迹可循。 小说的整个调子,也像陈家的家世一样,呈“高开低走”的趋...
评分一本书记录了一个人和一座上海的旧宅子。王安忆的文字依旧很老道、干练,描述的时代和《长恨歌》基本重叠,但是《考工记》却和《长恨歌》水准差了不止十条街。 《考工记》里的文字非常奇怪,描述很多老上海的细节点到即止,总感觉像是外地人写上海,差了点上海韵味。而且主角阿...
考工记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