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1913-1960),法国著名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城。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奖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小说《局外人》、《鼠疫》,哲学随笔《西西弗神话》、《反与正》、《反叛者》和剧本《卡利古拉》、《误会》等。
《快乐的死》为加缪的小说处女作,完成于他二十四岁那年,但直至他去世后才出版。
在一桩精心设计的谋杀案之后,梅尔索获得了人人羡慕的财富,过着财富与时间都有充分余裕的生活。然而,梅尔索仍然不幸福。
一个人如何才能快乐?为什么有了金钱,孤独却并不离开?
梅尔索的抉择和省思,也预告了加缪日后的其他小说和论述。
不会法语的我写的一切都是扯淡,以下文字都是垃圾 ↓ 说到对比,其实也不过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读《加缪手记》时,最喜欢关于在尸体旁边跳舞的男子和如末世般惨淡的路灯的描写。《手记》里好几段漂亮的描述都是《快乐的死》的原构想,我也正是因为《手记》才买了《快乐的死》...
评分我身边最近发生了一件很吊诡的事。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在高三那年自杀了。可是我最近却收到了他的QQ发来的一个群邀请消息。 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号被盗了而已。 社交媒体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很难想象当我们面临死亡的年纪,“朋友圈”会变成什么样子。不过我相信人类的聪...
评分读加缪的处女作《快乐的死》,很难忽略其成名作《局外人》的影子,连通常最易不靠谱的腰封,亦揭示了其中的联系:“梅尔索的艰困的探索,预告了日后默尔索的方向。”从某种意义而言,《快乐的死》更像青春版《局外人》,虽然场景更绚烂浮夸,有一种未经打磨的棱角与锐气,然而...
评分我身边最近发生了一件很吊诡的事。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在高三那年自杀了。可是我最近却收到了他的QQ发来的一个群邀请消息。 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号被盗了而已。 社交媒体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很难想象当我们面临死亡的年纪,“朋友圈”会变成什么样子。不过我相信人类的聪...
评分或许人生的意义只存在于死去那刻,孤独的梅尔索需要一部手机。
评分是跟着那首54分49秒的Lost to the City开始的,越看越慢,越看越慢,每一分钟,每一秒...才24岁的人啊,怎么写出这样的东西的啊...
评分不知是写得好还是译得好,完全沉浸在文采中,比喻小能手,通感小天才。
评分太年轻,行文还是种写作练习的感觉
评分太年轻,行文还是种写作练习的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