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忆·书写

历史·记忆·书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生
出品人:
页数:358
译者:
出版时间:2018-6-1
价格:CNY 90.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520255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张生
  • 南京
  • 历史学
  • 历史
  • 记忆研究
  • 南京大屠杀
  • 历史
  • 记忆
  • 书写
  • 文化
  • 叙述
  • 传承
  • 文本
  • 反思
  • 身份
  • 叙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南京大屠杀这一惨绝人寰的人类悲剧不是孤立的,南京大屠杀的时空结构不是封闭的,多种来自美国的、英国的、德国的、甚至意大利的因素和影响对南京大屠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对南京发生的暴行的反应,体现了当时国际政治结构中的政治权力关系。

张生著的《历史记忆书写(南京大屠杀)》,作者利用多国档案,从多维角度进行立场、观念、视野、方法上的创新,尝试对南京大屠杀这一世界记忆进行更深入地解读。

作者简介

张生,1969年6月生,安徽天长人。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边政研究所,中国历史系教授、博导,《南京大屠杀史料集》(72卷本)副主编。1984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88年考入南京大学,先后师从张宪文教授、茅家琦教授、裴平教授,1994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入选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独立或合作出版《钓鱼岛问题文献集》(12卷本)、《南京国民政府的税收(1927—1937)》、《日伪关系研究——以华东地区为中心》、《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上下册)、《南京大屠杀全史》(三卷本)、《中华民国史》(四卷本)等著作10余种。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海南省五指山市挂职担任副市长。现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南京历史学会副会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

目录信息


第一章 从南京大屠杀的发生看日军的战略时机选择——以日方思虑为中心的考察
一、选择战争
二、选择南京
三、选择屠杀
第二章 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影响及其国际传播
一、南京大屠杀的展开
二、大屠杀的后果和影响
三、战时各方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
第三章 南京大屠杀的“德国视角”——以德国外交档案为中心
一、“德国视角”的人员组成
二、“德国视角”的核心: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三、“德国视角”与英美人士的互动
四、“德国视角”与德国利益
第四章 “美国视角”中的南京大屠杀
一、“美国视角”的人员构成和留宁动机
二、“美国视角”的文本及其传播
三、“美国视角”的核心:大屠杀的真相
四、“美国视角”与美国利益
第五章 南京大屠杀受害者PTSD初步研究
一、PTSD概念的引入
二、南京大屠杀受害者PTSD诸症候
三、魏特琳个案
第六章 从南京大屠杀看中国抗战前途——南京西方人士的观察和预判
一、仇恨心态和抵抗意志的激发
二、日本国家形象的恶化和对中国的同情
三、中国抗战必胜的前途
第七章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南京大屠杀案”审判中的辩护及其“遗产”——以控、辩双方质证为中心的考察
一、辩护方对起诉方出庭证人和宣誓证词的质证
二、辩护方的证人、宣誓证词及控方的质证
三、松井石根的宣誓证词和质证
四、日本右翼对东京审判辩护方遗产的继承
第八章 死神面前的“不平等”——南京大屠杀期间国际安全区中国难民的内部分层
一、“特殊”难民
二、“普通”难民
三、异样的“平等”
四、中外人士的“不平等”
第九章 无尽的追问:史料的连环解读——以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爱德华·施佩林为例
一、第一重追问
二、第二重追问
三、第三重追问
第十章 历史书写中的“七个W”——以南京大屠杀史的书写为例
一、谁来书写
二、写什么
三、空间
四、时间
五、如何书写
六、为什么
七、为谁书写
第十一章 如何进一步深化南京大屠杀史研究
一、资料方面
二、理论方法方面
三、问题意识方面
附录
一、国殇永怀志难忘——写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80周年之际
二、从历史学家到历史亲历者:贝德士传略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