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清同治、光绪两朝地方督抚群体结构和人事嬗递状况之梳理,着重分析了同光督抚的特性及其对晚清政局的影响。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和镇压捻军起义的过程中,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首的湘淮集团趁势崛起,而清廷通过“扶淮抑湘”到“湘淮互制”,确立了“湘淮分立”的调控路径。双方博弈的结果,最终导致湘淮集团由同治元年(1862)的全盛时期进入光绪二十六年(1900)全面衰落的态势,地方实力集团呈现出从湘淮集团向北洋集团转换(1862~1900)的政治格局。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不错,从以淮压湘到湘(左系)淮互制,清廷始终保持主动权。慈禧先以李鸿章左宗棠压破曾国藩,再以左宗棠制李鸿章,联醇亲王清流派李鸿藻制恭亲王沈桂芬。在中法战争之机一举促垮政敌醇亲王。并大破再无价值之清流党。李中堂转投慈禧醇王怀抱,只能马首是瞻。厉害!最后一章表明清廷弹药严重缺乏,军制体系不足才是失败原因,所谓将帅逃跑怯战并非主因
评分邱老师项目结项报告,思路延续博论,意图提出动态地观察晚清权力格局变迁的观点。史观突破不大,细节之处见功力。第七章对叶志超和徐邦道形象的重新考证,恍惚有读天朝的崩溃的感觉。近代史上的人和事,不在于彼时彼地如何,而在于后世人希望它呈现什么模样。
评分邱老师项目结项报告,思路延续博论,意图提出动态地观察晚清权力格局变迁的观点。史观突破不大,细节之处见功力。第七章对叶志超和徐邦道形象的重新考证,恍惚有读天朝的崩溃的感觉。近代史上的人和事,不在于彼时彼地如何,而在于后世人希望它呈现什么模样。
评分也不是精装的书,为什么定价这么贵
评分也不是精装的书,为什么定价这么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