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日记

律师日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
作者:杨蓉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8-1
价格:42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97285
丛书系列:法律实践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律师
  • 法律
  • 法律人
  • 领袖
  • 法治建设
  • 法律实务
  • 律师实务
  • 法律
  • 职场
  • 日记
  • 生活
  • 成长
  • 反思
  • 行业观察
  • 悬疑
  • 现实主义
  • 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律师日记》作者将抽象的司法理论与形象的边疆基层司法实践结合起来,展示了中国边疆基层社会的现实图景和法律服务的完整过程,让人感到现实生活比理论更丰富、更发人深省。

《律师日记》以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M县为研究范本,在4年时间内,作者以律师身份参与了该地区诉讼、调解等多种形式的司法实践活动。本书试图通过日记的形式有机多维地呈现西部落后地区诉讼个案全貌和具体法律情境下人、事之间的真实关联,真实还原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较为突出的农民工、离婚、故意伤害、走私等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的来龙去脉,捕捉包括公检法等国家司法*、律师群体以及人民群众在基层治理法治化中的镜像。

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基层律师的工作手札,本书还尝试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司法的现实是什么样的?所遭遇的困境有哪些?基层(农村)治理法治化路径应当怎么走”等问题给出相应思考。

本书作者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人,既是大学教授,又是兼职律师。

作者简介

杨蓉,1981年生,云南弥勒人。湖南大学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后,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职律师。主要从事民商法、经济法和法社会学研究。

已在《云南社会科学》《探索与争鸣》等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被CSSCI收录十余篇。另有论文发表于日本《福冈大学法律评论》。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一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两项、云南省教育厅创新项目一项。

总主编郝铁川,历史学博士,法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guo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曾任《法学》杂志主编、华东政法学院副院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金山区区长,北京奥组委秘书行政部副部长,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宣传文体部部长;兼任中国法律思想史学会会长、中国比较法学会副会长。

目录信息

导言// 001
在M 市办案的基本条件介绍// 005
当事人vs.律师
法律“辅导课” // 011
有关“饭局” // 015
“饭局”的用途// 016
虚构的“饭局” // 021
拒付顾问费// 024
“收礼”这件小事// 027
“临阵换将” // 030
法律工作者百态
法律工作者二三事// 037
虎头蛇尾的人民调解// 039
心不在焉与夸海口// 042
游走乡村的“民间法师” // 050
“热心人” // 051
边学边干// 055
律师执业中的苦涩// 060
风雪赶路人// 061
残酷的淘汰// 065
同行是冤家// 067
大律师vs.小律师// 068
做个有操守的法律工作者// 074
市井烟火
清官难断的夫妻事// 079
“原罪”恐惧// 081
离婚的“经济账” // 085
分手协议// 088
棒打鸳鸯// 091
“黑户”孩子// 096
分手快乐// 101
啼笑因缘// 103
漫长的离婚// 113
重男轻女// 134
涉婚案件背后的两个问题// 139
芸芸众生相// 144
庭审“后援团” // 145
“急诊律师” // 147
鸡飞蛋打// 151
“朋友圈”里的名誉侵权案// 158
田地里的厮打// 164
小状纸,大名堂// 170
建筑农民工的恩怨
“农民工讨薪”的异化// 177
讨薪猫腻// 178
讨要“欠薪”的诉讼马拉松// 183
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中的蹊跷// 207
有益的调解// 208
“说书”的妇人// 211
“泼辣人妻” // 216
高墙内外
犯罪中的“悲剧” // 241
飞来横祸毁全家// 242
一桩走私运输**案// 258
家门不幸// 273
姑嫂大战// 274
可怜天下父母心// 277
家贼难防// 282
“遇见”看守所// 286
有趣的陪聊// 287
花季的眼泪// 289
艰难的会见// 296
弄人的造化// 300
法官印象
立案庭的故事// 307
一波三折// 308
立案庭法官的郁闷// 313
裁判中的民事法官// 318
“送达”中的智斗// 319
“良心”法官// 329
有求必应的派出所
见证“人命”谈判// 335
负责到底// 339
后记// 342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应该是一套丛书,一共有四本分别是公安,检察,法院和律师,基本也覆盖了所有的法律工作者,我一共读了三本,通篇的是律师,读到一半的是法院和检察,公安的没有找到资源,但猜测应该会是一些基层民警服务群众排忧解难的小事,浮现在脑海中便是当年那些骑着二八大杠凤凰车穿...

评分

这应该是一套丛书,一共有四本分别是公安,检察,法院和律师,基本也覆盖了所有的法律工作者,我一共读了三本,通篇的是律师,读到一半的是法院和检察,公安的没有找到资源,但猜测应该会是一些基层民警服务群众排忧解难的小事,浮现在脑海中便是当年那些骑着二八大杠凤凰车穿...

评分

这应该是一套丛书,一共有四本分别是公安,检察,法院和律师,基本也覆盖了所有的法律工作者,我一共读了三本,通篇的是律师,读到一半的是法院和检察,公安的没有找到资源,但猜测应该会是一些基层民警服务群众排忧解难的小事,浮现在脑海中便是当年那些骑着二八大杠凤凰车穿...

评分

这应该是一套丛书,一共有四本分别是公安,检察,法院和律师,基本也覆盖了所有的法律工作者,我一共读了三本,通篇的是律师,读到一半的是法院和检察,公安的没有找到资源,但猜测应该会是一些基层民警服务群众排忧解难的小事,浮现在脑海中便是当年那些骑着二八大杠凤凰车穿...

评分

这应该是一套丛书,一共有四本分别是公安,检察,法院和律师,基本也覆盖了所有的法律工作者,我一共读了三本,通篇的是律师,读到一半的是法院和检察,公安的没有找到资源,但猜测应该会是一些基层民警服务群众排忧解难的小事,浮现在脑海中便是当年那些骑着二八大杠凤凰车穿...

用户评价

评分

看点律师实务挺好的,通过这本书确实比较方便的认知西部司法实践现状。但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自傲有点让人反感。一方面处事上清高于当地某些法律工作者;一方面学术上偶尔还要踩一下某几位大师,质疑和反驳人家十年、二十年前著作的某一句话,来说明自己更了解当地情况和更具水平?个人很难接受。

评分

很不错的一本书,让人觉得亲切,有人性,与生活是如此的接近,我在书中并没有觉得作者的说辞哪里有问题,如果某些人故意找毛病,那我只能说你没有看懂,重点不在这里,作者又不是诺贝尔奖得主,这样蛮不错了,让人有一口气看完的冲动,另外的检察官日记和法官日记也很期待!

评分

律师也可还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是有的。基层律师 不好做啊。实践出真知。

评分

一部生动的律师工作纪实,对这个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

评分

以日记的形式有机多维地呈现西部落后地区法治现状以及具体法律情境下人和事,还原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较为突出的农民工、离婚、贩毒等案件,捕捉包括公检法等国家司法机关、律师群体以及人民群众在基层治理法治化中的镜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