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上海文史馆馆员,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著作为: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的红色历程;200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以及《陈伯达传》,是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邓小平改变中国》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全景式纪实长篇;此外,还有《毛泽东和他的秘书们》《中共中央大手笔——胡乔木》《钱学森》《历史在这里沉思》《用事实说话》《出没风波里》《历史的绝笔》等优秀纪实作品。
本书是陈云的个人传记。
陈云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他的经济思想深度影响了中国经济体制和时代进程,对现在的经济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邓小平称赞他是“改革开放的副总设计师”。
书中通过珍贵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和生动形象的纪实文学手法,真实地再现了陈云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还原真实的历史瞬间,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他在参加领导革命斗争、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所表现出的远见卓识和多谋善断的领导才能,展现了他的工作、生活、爱情、家庭、志趣等多个侧面。
不唯书,只唯实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对于历史人物,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不同区域对同一人物会有完全不同的评价。所以对于人物的评价都会有一个官方的版本,然后各自都有一套自己的判断。 随着个人阅读面的开阔,原先教科书里的一些固定形象,渐渐变得丰富起来。...
评分读罢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主要是以下几件事: 1、陈云幼年父母双亡,由舅父领养。或许正是儿时的艰苦环境将他培养成如此不畏艰难的乐观平和的心境。 2、领导商务印书馆大罢工。书生也得闹革命,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如果没有这件事,他可能也未必能踏上今后以革命为主的人生道路...
评分读罢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主要是以下几件事: 1、陈云幼年父母双亡,由舅父领养。或许正是儿时的艰苦环境将他培养成如此不畏艰难的乐观平和的心境。 2、领导商务印书馆大罢工。书生也得闹革命,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如果没有这件事,他可能也未必能踏上今后以革命为主的人生道路...
评分读罢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主要是以下几件事: 1、陈云幼年父母双亡,由舅父领养。或许正是儿时的艰苦环境将他培养成如此不畏艰难的乐观平和的心境。 2、领导商务印书馆大罢工。书生也得闹革命,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如果没有这件事,他可能也未必能踏上今后以革命为主的人生道路...
评分读罢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主要是以下几件事: 1、陈云幼年父母双亡,由舅父领养。或许正是儿时的艰苦环境将他培养成如此不畏艰难的乐观平和的心境。 2、领导商务印书馆大罢工。书生也得闹革命,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如果没有这件事,他可能也未必能踏上今后以革命为主的人生道路...
还是比较简单的叙事感,毕竟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如果要更深入的了解陈云,还是要读陈云文选。
评分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那么历史人物就是历史发展的催化剂,加速或阻碍着历史的进展,而陈云同志的作用无疑是在推动着中国时代进程前进。 时代的齿轮在飞快前进,很多人会质疑为什么还用有限的时间回顾过去的事情?个人的观点:(1)人生旅程是条单向道,只能前进没有退路,谁都只能走一遍,谁也没有先天的经验,而历史人物好比远方的灯,一盏可以照亮前进道路的明灯。(2)对于而立之年的人来说,读传记已不能简单地说是树立人生榜样了,但翻开书,看看他们的30岁,再看看自己的而立之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3)最后想说的是,对于能上网、能看到我的感慨的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但基本上都是伟大时代的获利者。没能赶上你的时代,但是我们没有忘记你,我们在用另一种方式缅怀你、记住你!
评分不太适应叶永烈的报告文学风格,涉及的重大事件,总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如解放前后的全国财税统一。。。
评分流水账
评分很凝练精稳的纪实文学笔法,作者的书写气质与他的传记主人公人格气质保持了一致。传记作家与传记客体之间往往能通过史料相互联结,迸发出戏剧性的通感火花——这是非常奇妙有趣的现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