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行國體制與王朝藩屬互動研究

游牧行國體制與王朝藩屬互動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作者:李大龍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9
价格:5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651300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边疆史
  • 2018
  • 李大龙
  • 感兴趣
  • 古代史
  • 北方民族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游牧民族
  • 王朝关系
  • 藩属体系
  • 政治史
  • 中亚史
  • 内亚史
  • 游牧社会
  • 国家形态
  • 历史学
  • 边疆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导 言(1)
第一章 游牧行国体制与王朝藩属
第一节 游牧行国体制的内涵及其特点
一、“行国”概念的出现(12)
二、游牧行国体制的内涵及其特点(16)
第二节 王朝藩属的内涵及其特点
一、“藩属”观念的出现(29)
二、王朝藩属体制的内涵及其特点(33)
第三节 行国体制与王朝藩属碰撞和重组的阶段及其特点(41)
第二章 游牧行国体制与王朝藩属的第一次碰撞和重组
第一节 以匈奴为核心的行国体制的建构(45)
一、“匈奴”的含义(46)
二、匈奴:由族群到行国(48)
三、游牧行国体制的完善(52)
第二节 王朝藩属体系的形成
一、先秦时期藩属观念的出现与服事制体系的构建(56)
二、 王朝藩属核心区域的“一统”(58)
三、西汉初期王朝藩属的初步形成(59)
第三节 游牧行国和王朝藩属的第一次碰撞和重组
一、由对抗到“敌国”(64)
二、由“敌国”到“藩臣”(68)
三、由“尊我”到设官管辖(74)
第三章 游牧行国体制与王朝藩属的对峙与重组
第一节 以鲜卑为核心的行国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一、鲜卑的出现及以鲜卑为核心对草原游牧族群的初步整合(85)
二、鲜卑分裂后重新凝聚的努力(88)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行国体制向中原地区的扩展
一、鲜卑诸多政治体的出现(92)
二、拓跋鲜卑对游牧族群的整合及北魏农牧混合王朝的建立(93)
第三节 游牧行国体制和王朝藩属的对峙和重组
一、由“敌国”到“臣属”(96)
二、“臣属”状态下对“正统”的追求(102)
三、游牧行国演变为王朝藩属(113)
第四章 游牧行国体制与藩属的第二次碰撞和重组
第一节 以突厥、薛延陀、回纥等行国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一、突厥汗国及其对草原族群的“一统”(119)
二、薛延陀汗国对草原族群的短暂整合(122)
三、回纥汗国的出现及对其草原族群的整合(124)
第二节 隋唐王朝藩属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隋王朝藩属体系的构筑(126)
二、唐王朝藩属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28)
第三节 游牧行国体制与藩属体系的第二次碰撞和重组
一、突厥游牧行国与隋唐王朝藩属体系的碰撞与重组(137)
二、唐王朝藩属体系内薛延陀汗国与唐王朝的对峙(151)
三、回纥在唐王朝藩属体系内对草原族群的整合(156)
第五章 游牧行国体制与王朝藩属的第二次对峙和重组
第一节 由游牧行国到兼有游牧行国、农耕王朝双重特征
一、由游牧行国到辽朝(165)
二、由辽到金(174)
第二节 以两宋王朝为核心藩属体制的形成和维持
一、由五代发展而来的北宋(180)
二、偏安东南一隅的南宋(185)
第三节 游牧行国体制与王朝藩属的对峙与争夺
一、契丹政治体的形成及其对北部农耕政权的扶持(187)
二、辽宋对峙的形成及互为“正统”(191)
三、金宋对峙的出现,及游牧族群在互动中取得正统地位(194)
第六章 行国体制的发展及对不同族群的整合
第一节 蒙古汗国的形成
一、蒙古核心族群的凝聚(201)
二、铁木真与蒙古汗国的出现(205)
第二节 以蒙古为核心行国体制的建构
一、颁布《大札撒》,确立大汗的绝对权威(209)
二、实施千户长制度,有效管理游牧族群(211)
三、组建怯薛军,有效维持汗国的稳定和发展(212)
第三节 行国体制对王朝藩属的整合(由蒙古汗国到元王朝)
一、蒙古汗国的扩张及分裂(213)
二、由游牧行国到传统王朝(216)
三、“四等人”划分:对游牧与农耕族群的整合(219)
第七章 行国体制与王朝藩属的再次对峙
第一节 游牧行国的分裂状态
一、北元时期的游牧族群由聚合到分裂(234)
二、分裂时期的游牧族群(234)
三、游牧族群由分裂到实现局部凝聚(236)
第二节 以明王朝为核心藩属体制的建构
一、明王朝的出现及其疆域(238)
二、明王朝藩属体系的构筑(240)
三、对农耕族群的整合(242)
第三节 游牧行国体制和王朝藩属的再次对峙
一、两大族群间的攻防(246)
二、长城防御线的出现与对峙的形成(248)
第八章 农牧结合王朝的出现及其对两大族群的整合
第一节 女真的重新崛起及后金的建立
一、明王朝统治下的女真(254)
二、努尔哈赤与后金政权的形成(257)
第二节 对游牧族群的整合及清军入关
一、联姻与对游牧族群的整合(261)
二、清朝的出现及实现“大一统”(264)
第三节 多民族国家构建及对境内族群的整合
一、由王朝国家向近现代主权国家的转型(269)
二、“臣民”(国民)塑造的尝试(276)
三、消除族群分界与确立满洲正统的努力(279)
四、通过调整政策,实现不同族群的整合(284)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多民族国家形成角度的农牧互动。但读下来著者仍未跳出其所谓传统民族关系史的套路,且“互动”更多疏离之感。比较认同其对“行国”的阐释,至于推而广之是否合适还可考量。整体上深度稍欠缺,有些小失望。最后,吐槽下稍寒碜的印刷。

评分

多民族国家形成角度的农牧互动。但读下来著者仍未跳出其所谓传统民族关系史的套路,且“互动”更多疏离之感。比较认同其对“行国”的阐释,至于推而广之是否合适还可考量。整体上深度稍欠缺,有些小失望。最后,吐槽下稍寒碜的印刷。

评分

多民族国家形成角度的农牧互动。但读下来著者仍未跳出其所谓传统民族关系史的套路,且“互动”更多疏离之感。比较认同其对“行国”的阐释,至于推而广之是否合适还可考量。整体上深度稍欠缺,有些小失望。最后,吐槽下稍寒碜的印刷。

评分

多民族国家形成角度的农牧互动。但读下来著者仍未跳出其所谓传统民族关系史的套路,且“互动”更多疏离之感。比较认同其对“行国”的阐释,至于推而广之是否合适还可考量。整体上深度稍欠缺,有些小失望。最后,吐槽下稍寒碜的印刷。

评分

多民族国家形成角度的农牧互动。但读下来著者仍未跳出其所谓传统民族关系史的套路,且“互动”更多疏离之感。比较认同其对“行国”的阐释,至于推而广之是否合适还可考量。整体上深度稍欠缺,有些小失望。最后,吐槽下稍寒碜的印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