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朴,男,1928年生于江苏省淮阴县,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生毕业。曾任山东大学讲师、《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公孙龙子〉研究》、《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庞朴卷》、《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等。
《中国文化十一讲》是著名历史学家、文化史专家、北京大学特聘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荣誉学部委员庞朴先生在北京大学讲课的讲稿。书中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阴阳、五行等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观念;生动活泼地展示了作者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看法、新颖创见和独树一帜的研究方法。其中太一、杂多、无玄、一分为三、火历等篇更发前人所未发。
一分为三: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法 这一章是给我启示最深刻的一章,以前读“中庸之道”时,便也有这方面的思考,觉得认识事物不能简单的“一分为二”,而庞朴先生讲的“一分为三”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我觉得很有研究潜力。可惜,我只是一个哲学票友,研究哲学的朋友可以好好研...
评分 评分薄薄的一本书,没几天就可以看完。但钦佩老先生的博大和深邃,从古文字学到哲学,虽然是讲课的讲稿,但足见老先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格的学术训练。不少地方新意迭出,很多意见闻所未闻,即使有些说法仍可商榷,但启发之功是巨大的。
评分一分为三: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法 这一章是给我启示最深刻的一章,以前读“中庸之道”时,便也有这方面的思考,觉得认识事物不能简单的“一分为二”,而庞朴先生讲的“一分为三”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我觉得很有研究潜力。可惜,我只是一个哲学票友,研究哲学的朋友可以好好研...
评分一本还好的书,但只是还好而已。庞先生在书中解释了一系列中国古代文化的名词,很有一股大学讲座的味道。但是还是没有什么真见地。我相信庞先生肯定是有大学问的,但是这本书真的没有。貌似现在都流行把讲座记录成书,但是,有几本好书呢?这本书适合那些想浮光掠影地了解中国...
中国文化归根结底是教人入世的。唯有积极融入世界,才有人生之感,否则一切皆为意淫。“XX一生坎坷”是常见的话,而今我却真心敬服那些浮沉和浮沉中的人心。
评分有些观点挺有意思 后半本看的有些潦草 感觉关于哲学的东西比较多了 觉得有意思的地方:1. 杂多 2. 大仁小义 仁义对立 3. 中庸之道的表现形式
评分还不错。
评分还不错。
评分先生所讲的内容主要是思想哲学方面比较偏,但其研究方法如从字的起源以及其演变的过程去推究它的字义,这是值得借鉴的。读完感觉自己好有文化哈哈哈哈。不过先生啊????咱们稍微谦逊点可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