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在南京上了四年大学。与楼上仁兄相似,也是在图书馆一个角落里遇到黄裳先生的《金陵五记》,惊为天人。一方面,当然是对南京的热爱,二方面老先生从四十年代开始的几十篇关于南京的文字确实挠到了痒处,才识与情怀兼具。特别是与南明一段,尤为...
评分书林一枝:关于黄裳 最早知道黄裳,是在《读书》杂志上看到他的书话文字。1984年秋,在南京大厂购得《金陵五记》,这是我买的黄裳第一本书。此书装帧颇佳,为傅小石(傅抱石次子)设计的,封面题字则是黄苗子。里面的大部分篇什是我所喜欢的,不过其人却有点装腔作势。譬如...
评分书林一枝:关于黄裳 最早知道黄裳,是在《读书》杂志上看到他的书话文字。1984年秋,在南京大厂购得《金陵五记》,这是我买的黄裳第一本书。此书装帧颇佳,为傅小石(傅抱石次子)设计的,封面题字则是黄苗子。里面的大部分篇什是我所喜欢的,不过其人却有点装腔作势。譬如...
评分在图书馆随便浏览,翻到一本《金陵五记》,八二年以来就静静躺在学校图书馆里,却无人问津的小书。而我却和它终于结缘,作者是黄裳,最近刚因关注戏剧读到了他的文字,很是喜欢他的文风。如他自己所说,“涉世渐深,不会再说幼稚的情感的话而已”,这正是我欣赏,而自己尚...
评分意外地在网上翻到了一个五年多前写的东西,那时候,写个读书笔记也恶TMD真诚啊,呜呼。 正文: 周末逛书店,看到黄裳的一本《金陵五记》。站着翻了翻,是关于南京的游记散文,有很多文史掌故,淡淡道来,饶有趣味。 曾经看过黄裳写买书、淘书故事的小集子《书的故事》,一下子...
这本书是黄裳在南京当记者期间遍访这座古城的随笔以及与友人书信写出游的合集。因为有对历史的深厚了解,又有好文笔,所以这样夹叙夹杂历史故事的游记很好看。虽然整本书都在写南京。但笔调却因为时代背景的原因而有很大的不同。大致为三个时期,46年前,49年,以及文革后重游南京。比如,46年前,他拜访傅斯年称傅为先生,但49年后不仅不称先生,倒恶语相向了。再有一篇是他以记者身份,去探视当时已被关进监狱的知堂老人。这些都是很有一点意思的记录。
评分文采是真的好,有些地方的口吻也是真讨厌。
评分如果不是@吴继宏 割爱,大概没有机会读到这本1982年版的小书。黄裳关于南京的文史掌故以及不同时代的南京风貌,读来趣味横生,忍不住要与当下做比较。
评分八毛五的书,总觉得有一股RM日报的味道
评分看的不是这个封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