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燕华,1939年出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班,1975一1985年,在外交部翻译室工作,曾为国家领导人的重要外事活动担任翻译。历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纽约)三秘、参赞,驻欧盟使团及驻比利时使馆参赞。1992一1994年,任外交部翻译室主任,1994一1998年,任驻卢森堡大使。1998—2000年任驻法使馆公使衔参赞。现为外交部外语专家,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
他以失败的政治家的身份黯然去职。他以成功的国际战略家的身份辞世。
尼克松,(1913~1994年)33岁成为最年轻的美国国会议员,40岁担任美国副总统,1968年当选美国总统,1974年因“水门事件”被迫下台。他经历了20世纪世界最动荡的时期—_二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美国在全球的地位和尼克松所处的美国权力顶峰的位置,给了他观察世界独特的视角。尼克松从政期间访问过80多个国家,结识了当时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二战以后的领袖,同他们有过密切接触和深入交往。他有着罕见而丰富的阅历。
1972年他作为美国总统访问北京,促成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这一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也成为尼克松外交生涯中最为传奇的一笔。尼克松确实是一个以美国利益为中心的政治家,但同时也是一个极富全球眼光的国际战略家。
1994年4月22日,尼克松因中风在纽约去世,白宫宣布葬礼当天为全国哀悼日,88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葬礼。
洪雪因 浙江宁波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49年移居北京,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执教。任教授。曾在联合国担任英语审校。参与翻译《出类拔萃之辈》《美国力量的收缩》等书。现旅居澳洲。
黄钟青 福建省人、毕业于北京外语学院英语系。曾到英国牛津大学进修。后任外交学院英语系教授。曾在中国驻外使馆从事翻译工作。担任过联合国中文翻译审校及同声传译员,现侨居澳洲。
《领袖们》中,我们认识了中国传奇式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以及到台湾后的蒋介石,认识了美国的对手——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还认识了新日本的共同缔造者——美国五星级上将麦克阿瑟和日本战后第一任首相吉田茂,我们了解了注重公开形象的戴高乐又是一位极为重视家庭生活的人,我们探知到德国前辈总理阿登纳务实却又有些理想主义的哲学,而我们读到丘吉尔轶事时,又感到兴味盎然。尼克松还向我们介绍了南欧、非洲、亚洲、澳大利亚以及中东等国家卓越而富有个性的领导人。此外,作者对领袖应有的素质及人民对领袖的要求,以及他们所以能成功,他们又为什么会失败,都做了透彻的解析。
《领袖们》所表达是一位曾经执掌过政权,深切体会过掌权甘苦的人的见识。他知道领导者所拥有的令人敬畏的潜力,他们可以制造灾难,他们也可以推动历史的前进。
本书的可阅读性不是很强,因为不是以故事为核心的方式,而是以论述观点夹杂大量历史事件和主观评价方式,所以阅读起来比较累。所幸每个章节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阅读中间可以休息休息。 领袖和伟人在这本书里特指的是TOPN的,但每一级管理者都可以借鉴而学习。 大的方面 1.挫败...
评分以自己目前的阅读量来说,对于这种第一人称的视角写的非虚构书籍,尼克松可以说做到了相当程度上的客观性:书中几乎每一个领袖,他都通过他们的政绩或者经历分析出了他们的优缺点,同时,还能将其中相似或者相反的性格分类,说明,他是有过一定的思考的。不过,也并不是说他就...
评分“只有伟人才能创造伟大的业绩,”戴高乐写道,“他们是伟大的,因为他们立志于伟大的建树。” 成功的领袖自己有坚强的意志,并且知道如何激发他人的热情。本书中的领袖们,高人一筹,都成功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历史。他们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不在于他们希望怎样...
评分: 什么是形象? 形象可以是属性:《吕氏春秋·顺说》“善说者若巧士,因人之力以自为力,因其来而与来,因其往而与往。不设形象,与生与长,而言之与响;与盛与衰,以之所归”。形象可以是样貌:《红楼梦》第五三回:“这会子花得这个形象,你还敢领东西来!”形象有它的...
从君主和共和政体选择的论述就充分说明尼克松是一名现实主义的而非意识形态的政客。他的政治视野开阔嗅觉也很敏锐,见证纷繁复杂的二战后风云依然能有很准确的意见提炼出来。书中自我抬高的笔触略多。
评分很中肯
评分有些部分不错。
评分精英接触的都是精英呵呵
评分他们那群人生在一个太好的政治年代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