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neth Minogue 伦敦经济学院政治学荣誉退休教授(Emeritus Professor),所发表论文广泛涉及政治理论诸多领域,已出版著作包括《自由性灵》、《民族主义》、《大学的理念》、《异化的权力:意识形态纯理论》等。
在这本叙述周详而又引人入胜的著作中,肯尼思·米诺格探讨了从古代世界到二十世纪的政治发展过程。作者力图引导读者去思考如下问题:政治体制为何演进不止?政治如何在我们的社会中生发权力、保障秩序?民主是否一直有利无弊?二十一世纪的政治又将有何变迁?
序言 张凤阳 对初涉政治学的中国读者来说,肯尼斯•米诺格的名字可能有些陌生。但在欧洲知识界,这位业已退休的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却一度是出镜率很高的公众人物。他做过《泰晤士报》的专栏作家,还录制过名为“新启蒙”的电视节目。一位有着如此经历的学者,晚年撰写一本...
评分米诺格从一开始就给政治下了一个定义——专制的对立面,通篇隐含的观点是,政治就是“竞争”,政治的本质是说服,相互竞争的政党争夺选票才是政治,一党制算不上政治。他同时把意识形态和政治也对立起来,意识形态就是自认为掌握真理然后建设理想社会,政治就是承认社会的不完...
评分 评分米诺格从一开始就给政治下了一个定义——专制的对立面,通篇隐含的观点是,政治就是“竞争”,政治的本质是说服,相互竞争的政党争夺选票才是政治,一党制算不上政治。他同时把意识形态和政治也对立起来,意识形态就是自认为掌握真理然后建设理想社会,政治就是承认社会的不完...
评分第一章政治中为什么没有专制者的位置 具有统治权威的公共法律体系对自己的权力进行限定,唯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政治才能存在。 政治与专制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承认公共领域与私人生活之间的界限——我们这里说的政治可以粗略地界定为自由和民主政治。 除此之外的一切活动都属于社会...
最后一章写得尤其精彩,现代政治或许出现了一种需要被警惕的政治道德主义的倾向,每个人被假设为不能自立而愚蠢的个体,被掌权者所主张的新的道德观念所塑造——一种更隐蔽的极权,至于未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有些人的工作将是无止境的,但却并非徒劳无益的——他们的职责是为人间游戏制定出越来越详细的规则,他们要裁决人们的纠纷,向无知的人们传授公正的社会要求公民掌握的思想。那时政治将会消亡,但一切都会变成政治。”
评分政治在于谈、在于说服,故专制不在政体之列,垄断了解释权的意识形态不属于政治学说。西方政治传统尤其是中世纪封建传统中,一脉相承的是对武断专制和绝对权力的抵抗、防范。及至现代,民族国家兴起,政治体分化为社会诸领域,科学理性昌明,乃为滋生意识形态提供条件,如不扭转,终将泛政治地架空政治
评分最近看《政治的历史与边界》时把里面那句“习俗主宰一切”看成“习主宰一切”吓得我赶紧喝几口水压压惊
评分最后一章写得尤其精彩,现代政治或许出现了一种需要被警惕的政治道德主义的倾向,每个人被假设为不能自立而愚蠢的个体,被掌权者所主张的新的道德观念所塑造——一种更隐蔽的极权,至于未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有些人的工作将是无止境的,但却并非徒劳无益的——他们的职责是为人间游戏制定出越来越详细的规则,他们要裁决人们的纠纷,向无知的人们传授公正的社会要求公民掌握的思想。那时政治将会消亡,但一切都会变成政治。”
评分应推为公民读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