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1920-1995),中國女作傢。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1943年開始發錶作品,代錶作有中篇小說《傾城之戀》、《金鎖記》、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和散文《燼餘錄》等。1952年離開上海,1955年到美國,創作英文小說多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已齣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傳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說閤集《張看》以及長篇小說《十八春》、《赤地之戀》等。
目錄
代序by柯靈
金鎖記……1
傾城之戀……49
茉莉香片……93
沉香屑——第一爐香……117
沉香屑——第二爐香——172
这堵墙, 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 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 也许还剩下这堵墙。 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 ……流苏, 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 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
評分要戏剧还是要团圆? 赵松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这句典型的张爱玲式苍凉语录,听起来略有些夸张,但对于有足够阅历的人来说,却也是道出了实情。张爱玲是堪破了世间人情冷暖变异的,写感情生活,在现代中国作家里,达到她那种深度的没几个。当然,张...
評分再去读倾城之恋,觉得行文真是美极了,伴着柳原犹犹豫豫的真心,流苏犹犹豫豫的分寸,像是摇碎在桨声灯影里的旧时月色。 流苏一直记得浅水湾饭店的那灰砖砌成的墙,那个晚上他们两个靠在墙上讲话。范柳原真假莫辨说着胡话,流苏轻轻巧巧说着场面话。 不过在这之前,范柳原说,...
評分物质的充裕总是好的(所以我若是在张爱玲的笔下,估计也是个物质的、自私的女人),让你可以买下一些以为不会再看的书,再次翻来,竟不是几年前、又几年前的感觉,而是看到心里去了,深深爱上了。尽管高傲刻薄的她,对我这种心里的波澜,可能只是挑起不屑的眼角、吐一丝薄烟罢...
評分张爱玲在《倾城之恋》开篇介绍范柳原的身世的时候,最后一句写得相当毒辣,说他年纪轻轻受了挫折,就往放浪的一条路上走,嫖赌吃着,样样都来,独独无意于家庭幸福。这话如同红楼梦里面的判词,我心想张爱玲定会按照着这种浪子模式去写范柳原。果真,一语成谶。范君作为英国归...
在圖書館的提存書庫找到這本書,封麵都已損毀,換成瞭牛皮紙——牛皮紙又被翻破——這本書到底是有多少人藉閱過?是不是人人說她好?可我覺得張愛玲的小說並不比她的散文齣色,讀完這本,心裏多少略微有些失望。但過一陣子或許又有改觀也未必,且讓時間發酵看看。
评分最喜歡《金鎖記》
评分重讀。 夏誌清:我們可以看齣張的大悲——對於人生熱情的荒謬與無聊的一種非個人的深刻悲哀。張愛玲一方麵有喬叟式享受人生樂趣的襟懷,可是在觀察人生處境這方麵,她的態度又是老練的、帶有悲劇感的─這兩種性質的混閤,使得這位寫《傳奇》的年青作傢,成為中國當年文壇上獨一無二的人物。 至於我自己,無話好說,唯有一聲長嘆 古典小說的影響能從細緻的服飾描寫中窺見一斑/“古老中國的灰色情緒”/親子關係中人性的復雜和空虛/想去張愛玲的香港
评分不喜歡這種腔調。作者把文青祖墳刨瞭,非常厲害瞭。不革命還等啥。人類應該集中銷毀。
评分永遠都讀不厭的張愛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