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之学

和声之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蔡盛通
出品人:
页数:368
译者:
出版时间:2003
价格:45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57034282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音乐理论
  • 和声
  • 音乐教学
  • 作曲
  • 编曲
  • 音乐分析
  • 古典音乐
  • 音乐基础
  • 音乐学习
  • 音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和 聲 之 學

在這麼多外文版和翻譯版本的和聲學書刊中,這本

「和聲之書」為何能脫穎而出,在短期內推出革新的再版?

國內大學音樂系所用的和聲學,絕大部份都是洋文書(這裡不稱為原文,因為有些可能是從法文版譯成義大利文,或義大利文版譯成英文等等。)那些書的最大優點是例題非常豐富,印刷和裝訂精美。但其講述的方法和習題的設計,個人認為仍有很多改進的空間。為解析這一問題,必須先略為簡述一下和聲學的由來:設法在音樂中增添和聲的技術,在全世界各民族與各種文化的音樂中,都有發展的脈絡可循。但有的進步很緩慢、有的一直採取師徒制且缺少文字方面的記載、有的只在單一地區固步自封,最後陷在坐井觀天的一個小範圍中。有的因為國土小,和四鄰其他國家交通方便,音樂家們因此能互相影響激勵而進展快速,歐洲的音樂環境正是如此。由此發展出來的和聲學已經遍及全世界,有關和聲學的書籍數以百計,但都敘述類似的理論、方法和進度。今日任何音樂學者編著一本和聲學時,都不大可能需要去發明一個什麼「愛因斯坦和絃」或「孔夫子和絃」,這本書與那本書的內容最主要差異,其實只是講述的方法是否一清二楚,能否讓閱讀者覺得精簡易懂、所選用的範例是否多元而又豐富、書中習題之設計是否可讓學習者能够事半功倍、編著者是否自己曾在作曲過程中實際運用過這些和聲的效果。(從未作曲者或極少作曲者,編著和聲學或講授和聲學時,很有可能會讓學習者覺得被陷入一大堆小題大作的「規則」中,卻忽略了啟發性的論述!)

很多和聲學中含有過多的無用規則,有些不但未能適合訓練和實際的作曲之用,習作過多某種類型練習題的結果,反而可能造成學習者的思考能力僵化!缺乏全面性的規劃,導致學習者對整個和聲體系,沒有完整的概念等等。

我們不難證實,大凡學習和聲學的人仕無論他或她處於何種階層,都應該會有一個共同的簡單願望→能夠為一個曲調或一首歌,配上好的和聲。這個目標一點都不誇張,也應該是不難達成的。問題是每年這麼多音樂班科系的畢業生,其中有多少人具有這樣的能力呢?退而求其次,看看他們具有辨認與分析和聲的能力究竟有多高吧,答案恐怕並不很理想!那麼究竟問題出在那裡呢?我雖然不能代替別的音樂理論家或作曲家回答這麼重大的問題,但能從個人的教學經驗和個人的觀察分析結果來論述。

我所教授過的學生,從小學生到研究生、從八、九歲到六、七十歲、從反應拙遲的到一點就通的、從毫無和聲學概念的到學過和聲學好幾年的通通都有,這些不同對象的教學經驗提供給我不少珍貴的「教訓」。尤其是那些已經學過一點和聲學者的和聲能力,大部分只是被引入一大堆這不可、那不可的「規則」中!

在歷經多年的試探後,終於決定自己編寫一本「和聲學」,拜電腦科技之賜,我可以完全在電腦上自行完成這樣複雜的構想,並可以不斷地隨時加以修改或增減內容,最後再完成昂貴又費時的排版工作。

我努力推行的方法是把和聲的教學和學習分成四大部份:

第一部份:引導讀者熟練傳統和聲法中,所有經常用到過的和用得到的和絃之構成,而非漸進的一個一個和絃間距很遠地加入課程中。除此以外更將和絃與調的複雜關係不厭其煩地釐清,並設計各種漸進式的練習。這一部份至少可以幫助讀者們在分析經典名曲之和聲時,即使在錯綜複雜的調關係中也很容易辨認各種各樣的和絃。

第二部份:是專注於研練和絃與和絃的連接,亦即一般所稱的數字低音題,但減少練習的數量,夠用即可,以免形成思考僵化。由於這一部份的傳統作法因偏向聖詠式的合唱曲,規則特別的繁多。我盡力將那些一般觀念中的「規則」導入一種「優先順序」的想法,而儘可能避免運用極肯定的否定詞。

第三部份:是鑽研曲調配和聲時的如何選配和絃?這是本書的重點,也是大部份學習和聲者的目的。設想如果一個人學了一、二年的和聲學以後,竟不會為曲調配置和絃,或只能用簡單的I、IV、V7三個和絃,不是很滑稽的事嗎?

第四部份:是和絃音的排列,那是選定和絃以後的最後一道重要工作。不論你的和絃選配得有多好,如果沒有好好地排列這些和絃的和絃音,仍舊功虧一簣。這就像大百貨公司四週櫥窗內排設著吸引仕女們眼光的精品或華服,在未展出前亂堆在地下室倉庫中一樣!

這四大部份都學習研究過以後,才可以說是「學會了和聲學」!

革新版的內容有大幅度的修編,其中最大的變動,是加強了上述被區分為四大部份的「第一部份」,並且將「和絃的構成」改變其含意,成為「和絃的構成與辨認」,明確地將這一部份的重點,定位於「和絃的構成」與「和絃辨認」,為了要達成此目的,增加了大約有超過三百個從名曲中選取的分析範例片段,而作曲這些經典名曲作品的範圍,也不是集中在少數幾位名家,而是從Jacob Arcadelt (1510-1568)起,一直延伸到Richard Strauss(1864-1949)。因為不斷地有讀者們告訴我,他們有興趣學習和聲學的目的,主要的是用在「分析和聲」方面,用以應付各種入學和檢定考試,以及加強教學或演奏時對樂曲分句、分段等的詮釋能力,至於選配和絃的機會實在不多。我自己在講授「樂曲分析」和「曲式學」課程中,也發現到,有部份同學對和聲學的認知,似乎仍局限於寫作數字低音四部和聲的拼湊音符世界中,除了本調的幾個正三和絃以外,只要加添的臨時記號一多,就欠缺辨認和絃的能力。

其次是增加了有關「數字低音」的章節,這主要是起源於到我工作室來,已經有相當程度的私人個別授課學生,大部份都想釐清這一方面的「盤根錯節亂絲」,這是典型的「考試領導教育」案例,原來各種有關音樂的入學考試或音樂機構的級位考試,幾乎都會有這一方面的相關試題。其實,要解答這些「問題」時,比較接近用嚴格對位法而非單純的和聲學知識。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我個人並不贊成擴大這種頗有爭議的速記式方法,但也正好給我一個機會,可以將這方面的問題作一次徹底的研究和說明。當完成了這一章節之後,我很滿意我所綜合成的精簡資料,相信讀者們可以很容易地去從中獲得實用的數字低音原理。

最後,我將「我所用的五聲音階作曲法與和聲法」作了更有系統的例舉和說明,同時,為了證明我所使用的這種方法不是空中樓閣、不是標新立異,而是的的確確有一點創新的成份在內,而且有整首完完全全由我所創作的樂曲來證明它們的效果。這方法雖然還是在起步階段,絕對還有進步的空間,我當然很希望能獲得繼續發揚光大的機會。

作者简介

蔡盛通,媒體譽為台灣進行曲大王、國寶級作曲家。香港青華學院音樂研究所畢業, 1999 年自輔仁大學音樂系退休,現為自由作曲家。專長作曲、編曲、音樂理論、電腦音樂;作品豐富,代表作包括《蔡盛通綺想曲集》、《福爾摩沙進行曲集》、《聖經的故事說唱舞劇》、《蘭嶼之歌交響詩》、《逐鹿傳說歌劇》等。

目录信息

序言
術語、專用名詞、符號
第一章:和絃的構成與辨認
1.三和絃的建立與調的關係
2.七和絃的建立與調的關係
3.和絃的轉位
4.減七和絃的等音變化
5.變音和絃 (拿波里六和絃與增六和絃)
6.各種方式的和絃辨認與和絃建立練習
7.用一個固定大調的觀點稱呼其他和絃
8.用一個固定小調的觀點稱呼其他和絃
9.練習在複雜的調關係中辨認和絃
10.轉調的不朽功能
11.聖詠式四部和聲的和絃分析練習
12.鋼琴曲和聲的和絃分析練習
13.和聲外音(經過音.助音.先來音.倚音.掛留音.自由音.持續音)
14.附加音
15.練習辨認名曲片段中的和聲外音
16.終止式的構成和實例
十八位名家名曲片段的和聲分析
1.巴赫∞名曲片段和聲分析
2.海頓∞名曲片段和聲分析
3.莫札特∞名曲片段和聲分析
4.貝多芬∞名曲片段和聲分析
5.韋伯∞名曲片段和聲分析
6.舒伯特∞名曲片段和聲分析
7.孟德爾頌∞名曲片段和聲分析
8.蕭邦∞名曲片段和聲分析
9.舒曼∞名曲片段和聲分析
10.李斯特∞名曲片段和聲分析
11.華格納∞名曲片段和聲分析
12.法朗克∞名曲片段和聲分析
13.布拉姆斯∞名曲片段和聲分析
14.比才∞名曲片段和聲分析
15.柴可夫斯基∞名曲片段和聲分析
16.林姆斯基-柯薩可夫∞名曲片段和聲分析
17.佛瑞∞名曲片段和聲分析
18.理查‧史特勞斯∞名曲片段和聲分析
第二章:和絃的連接
1.數字低音的爭議和定位
2.數字低音符號說明
3.數字低音符號運作之範例
4.按照數字低音符號寫出實際音符之練習
5.和絃連接的輔助事項
6.三和絃的連接
7.七和絃的連接與解決
8.和絃連接的預備練習(改錯)
9.本位三和絃數字低音題習作
10.含六和絃的數字低音題習作
11.含六四和絃的數字低音題習作
12.三和絃含轉調的數字低音題習作
13.含屬七和絃的數字低音題習作
14.含模進和聲的數字低音題習作
15.含導音七和絃的數字低音題習作
16.含副七和絃的數字低音題習作
17.含屬九和絃的數字低音題習作
18.含變音和絃的數字低音題習作
19.綜合各種和絃的數字低音題習作
第三章:和絃的選配
1.為曲調選配和絃的複雜性
2.選配和絃的預備練習一(為曲調加添和聲外音)
3.選配和絃的預備練習二(練習設定終止式)
4.名曲中之各種終止式範例
5.曲調選配和絃的準則
6.為音階選配和絃的十二個分析範例
7.和絃選配的綜合說明
8.為曲調選配和絃的示範
9.三十六個為曲調選配和絃特別設計的練習
10.和絃選配的結語
第四章:和絃音的排列
1.和絃音排列說明
2.八十八種鋼琴左手(單手)和絃音排列音形
3.五十九種鋼琴雙手和絃音排列音形
4.同一曲調選配十種不同和絃、不同排列的範例
5.同一曲調七種不同排列的範例
6.同一曲調選配六種不同和絃、不同排列的範例
7.同一曲調選配五種不同和絃、不同排列的範例
8.四十段名曲中的和絃音排列範例
9.鋼琴獨奏與鋼琴伴奏的和絃音排列
10.和絃音排列的結語
附錄一、我所用的五聲音階作曲法與和聲法
用五聲音階作曲法素材作成的「小提琴綺想曲」
附錄二、和聲範例的散珠碎玉
罕見和絃‧合成和絃‧三拍子和聲中有五拍子的效果‧中音三和絃曲例‧裝飾性和絃的擴大‧名曲中的平行五度‧有趣的遠系轉調‧下屬音七和絃‧加插助音和絃的思想‧平行調和絃的混合運用‧和聲外音的演進對照‧多調音樂和聲‧無調音樂和聲‧音團‧連續下行五度的三和絃或七和絃音群‧模進和聲的練習‧四度重疊的和絃‧沒有和絃的和聲‧運用複雜和絃所配的和聲實例。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