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以同等学力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赴纽约定居,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定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景物系列。业余写作,2000年出版文集《纽约琐记》,2002年出版《陈丹青音乐笔记》,2003年出版杂文集《多余的素材》,2005年出版杂文集《退步集》,影响巨大。
相较于《退步集》及其“续编”,《荒废集》依然显示作者敏锐多变的观察和视角。“自由谈”九篇短稿是新的言路的尝试;三篇再谈鲁迅的讲演、三篇奥运会开幕式评析,以及回顾七十年代的长篇随笔,分量较重,前者是对历史与文艺的深层阐述,后者重现了十年浩劫中,几代人被荒废的命运。
看这本书最大的发现陈还参与了奥运开幕式的策划,真是一百个想不到,想不通,曾有感于陈对中国教育招生及城市规划方面的批评所感染,但如今却会加入一场独裁者的阴阳谋,实在让人费解,还有他书中一些关于政治方面的叙述,很是矛盾,看不出什么一体性,很令人质疑
评分陈丹青又出新书了《荒废集》,他说别人看着他挺勤奋,忙着出书,忙着骂人,可没觉得自己干了什么有价值的事情,起“荒废”的名儿比“退步”还做作。他爹说起名叫“缄言集”,他怕太多人不认识缄默的缄字,怕很多人认成箴,赶着出书就叫这个了。陈丹青这两年成了“老愤青”的代...
评分余光中曾把朋友分为四型:高级而有趣、高级而无趣、低级而有趣、低级而无趣。自然,当下社会里早已经简化成两型:有趣的和无趣的。用高低级来给人分类本身就是件无聊的事儿,就好像我一个朋友说过的那样:“坏而有智商还至少有个审美价值,坏而蠢就太不堪了。”至于好和坏,那...
评分欠丹青先生一篇书评。 他曾在邮件里说,你真会写么? 如今我斗胆写出来了,琐碎而随意,随意到不好意思给先生看。 先诚实交待:我曾想过将这小文的题目定为《将较真进行到底》的。 诸位该看到“文 革”话语死而不僵的恐怖了吧?从“将革 命进行到底”...
评分看这本书最大的发现陈还参与了奥运开幕式的策划,真是一百个想不到,想不通,曾有感于陈对中国教育招生及城市规划方面的批评所感染,但如今却会加入一场独裁者的阴阳谋,实在让人费解,还有他书中一些关于政治方面的叙述,很是矛盾,看不出什么一体性,很令人质疑
看地铁上看得好扶额..... 果真不太理解艺术家得内心.... 看似很强大,实则太脆弱。好比说“我太小众你们不会理解” 一边抛出一些耳熟能详得名号。另外,论国外镀金得重要性。(脑残粉和艺术果儿不要抽我...就好了)
评分我觉得真不是偏见,他写的书远不如他说的话。火车上看完的,有几篇好文章,大多数一般。七十年代的那一些事,也写的很有距离感。中评。
评分“从毛泽东到董其昌”,精彩!2009年这本书尚能出版,放现在都玄了。
评分看《荒废集》的这段时间,荒废度日,可比陈丹青荒废得多了
评分然而长期被政权神化、非人化、政治化,鲁迅反而被过度简化,鲁迅资料中丰富翔实的日常细节,后人视而不见,绝大部分人谈起他,就是好斗、多疑、不宽容。语文教科书长期强迫学生阅读鲁迅,成功地使一代代年轻人厌烦他,疏远他,今日的文艺中青年多半不愿了解他,因为怎样看待鲁迅早已被强行规定,以致几代人对威权的厌烦、冷漠和敷衍,也变成对鲁迅的厌烦、冷漠和敷衍。敷衍一位历史人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简化他,给他一个脸谱,很不幸,鲁迅正是一个早已被简化的脸谱。这一洗脑过程,在大陆,采取同一模式,就是:在各个领域选择民国时期某一位人物,以“政治上的正确”给予褒扬、抬高,不可怀疑,不可反对,直到被神化,同时,贬斥该领域其他重要人物,批判、压制,直到被抹杀、被遗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