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人類學傢黃樹民博士於一九八四年進入福建廈門進行田野調查的記錄。在這次研究中,作者採用生命史的方法,描述「林村」自一九四九年後起起落落的政治風潮。全書主角是在林村長大的黨支部書記葉文德,這位村級幹部對過去三十餘年中國歷史的看法,旣豐富又廣泛,由此側見中國歷史上騷擾不安的一頁。
本書係「文化顯影」係列第十六種。
黃樹民,1945年生,祖籍廣東,成長於颱灣嘉義。國立颱灣大學人類學係畢業後,赴美留學,取得密西根州立大學人類學係博士學位。現任專職教授。齣版有《農業的萎縮――颱灣農村社區製度之變遷》(英文,1981年美國大學齣版社齣版)等著作及學術論文。目前從事研究地區包括颱灣、福建及山東農村地區。
譯者素蘭,颱灣政治大學外交係畢業,現任專職翻譯。
自己完整阅读过的国外中国研究的书本寥寥可数(不过文章资料倒读过不少)。而印象之中,深刻留驻脑海的有费正清所著的《美国与中国》和黄树民的《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以下简称《林村》)这两本。 对这两本著作,自己会很容易地找出两者所...
評分大家惊异的是黄树民先生对中国市场化过程中中国农村变革的生动挖掘,作为改革开放的经历者的我们,对其的感受并不如外国人那么强烈,如同老一辈看林耀华先生的《金翼》又不如我辈的感动。 黄先生的作品,最大的触动当时其对每次访谈所做的精细的描述,其对我者、他者双...
評分林村的故事: 副标题是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恰好可以补《金翼》内容的缺,《金翼》写到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缺失的可能是直接对比国共在农村政策上的得失,因为国民党其实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才逐渐消除军阀的势力确立党治,两党的土地政策差异据说是导致最后政治...
評分1、作者对集体化的强烈批评与承认国家投入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重要性之间可能存在深层矛盾。温铁军曾将中国的问题视作“一个资源禀赋较差的发展中的农民国家,通过内向型自我积累追求被西方主导的工业化的发展问题”。 换言之,对集体化的分析必须将工农两大部门结合起来看,...
評分1、作者对集体化的强烈批评与承认国家投入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重要性之间可能存在深层矛盾。温铁军曾将中国的问题视作“一个资源禀赋较差的发展中的农民国家,通过内向型自我积累追求被西方主导的工业化的发展问题”。 换言之,对集体化的分析必须将工农两大部门结合起来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