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曾就读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四年,师从沈从文等。解放前当过中学教员、历史博物馆职员。解放后长期在北京做编辑工作,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写过剧本,后来有十多年在北京京剧团做编剧,曾参与《沙家浜》的修改和定稿。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上颇有成就。1947年、1963年分别出版短篇小说集《邂逅集》和《羊舍一夕》;大量作品是1979年以后写作的,出版有小说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逝水》,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其他版本不计其数。
本书选取了汪曾祺的经典散文,写自然界草木虫鱼鸟兽的为一部,写饮食为一部,写故人往事为一部,另外还选了他一些“散文化”的小说,最后一部是谈语言和谈作文的文章。汪曾祺的语言平实而美丽,他对语言语言有独到的见解,堪称当代文坛一绝。
读汪老的《岁朝清供》,很舒服。清淡闲散中有安适温润的韵味。 文如其人,从容、旷达、率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现在没有什么大家了,汪老笔下的老一辈文人让人肃然起敬。 汪老关于文艺的观点也使我受益匪浅。 PS:装帧设计我很喜欢,是我喜欢的颜色,且符合文章的气质。三...
评分帮朋友给他上初中的儿子挑书,在图书馆借了汪曾祺的《岁朝清供》,这是三联08年的一套“中学图书馆文库”中的一本,三联挑选书的水平我向来欣赏的。于是,徒省事给朋友和闺蜜推荐了这一套书过去,自己订了几本留着给女儿看。 广场上的梅花节又一次勉强着开了,在重整了所有绿...
评分最近在看的是汪曾祺的《岁朝清供》 汪曾祺的文字,写的真是好啊。看完短篇小说,迫不及待地看散文,只希望这样一支素净的笔永远别停下来才好。早上,一天的工作开始前,心下宁静时读一读;傍晚,日头西落,人去楼空,心下寂然时读一读。如此,夏末秋初闷热的天气里,竟变得气...
评分第一次看汪曾祺的散文,大概是在一本类似《世界散文精选》之类的书上,是我某一次去比赛得的奖品之一,高中的时候没书可看,这本书几乎被翻烂。里面既有季羡林老先生的作品,也有罗曼罗兰等人的代表作,读起来都觉得无味,唯一有印象的,是汪曾祺的几篇,我记住了他的“多...
评分汪曾祺是高邮人,鲜爽油亮的咸鸭蛋泛着碧翠和赤朱,入画可,入口更佳。 汪先生的散文亦是平实而传神的速写画,他写慈姑,写塘鳢鱼,宛然赤足扎在浅湖里,半里外的农家正飘着炊烟。 这种平实就好像邓丽君唱庄奴写的歌,“湿了红色纱笼白衣裳”,百转千结藏在眼神里,用心去看才...
喜欢,增长了很多生活知识(虽然虫子部分是硬着头皮看的哈哈哈
评分逢苦不忧,随遇而安,打成“右派”仍觉三生有幸,只因使得生活不平淡!
评分旧版读过电子版,后来买了2019年三联的新版。真的好喜欢汪曾祺,很有烟火气的文人。行文通透豁达,充满了有趣的智慧。汪曾祺的语言极富节奏感,读进去后仿佛好像能听到他在念书给你听,而非是看书。而且这人脑洞也怪大的,写到高邮的鸭蛋壳洗净了可以装萤火,便写到囊萤照读的故事。他疑惑为何不用鸭蛋壳来装萤火,写罢后说:“车胤读的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评分我是那种生活乏味之人,虫鱼鸟兽样样不识,但看汪老文章,却饶有趣味
评分汪老的书可以反复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