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主要内容:我国的长篇小说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作为现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则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后受中外文学交互影响而产生的。五四时期的文化启蒙运动使小说这个古老的文学样式在华夏大地上从“稗官野史”升级到与诗文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从茶余饭后的消遣娱乐变为作家和读者表现人生、看取社会的重要手段,在语言与形式上也经历了由文言章回体到现代形态的蜕变。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始,在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兴盛的基础上,长篇小说也孕育萌芽,三十年代达到创作的高峰,出现了巴金、老舍、茅盾、张恨水、李劼人等重要作家和以《家》、《骆驼祥子》、《子夜》、《金粉世家》、《死水微澜》为代表的重要作品,立体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国民的生存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章。
《家》里头性格迥异的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他们的所爱却是命运极其的相似(sorry,其实偶还没看完呢,才看到觉民逃婚那一段)。温柔的梅表姐,有着新思想的琴,被苦苦压迫的丫环鸣凤,这三个女子,即使出身不同,学识各异,可是面临的痛苦还不是一样,一样不能自主婚姻,...
评分 评分View in my blog: http://www.tianya8.net/2005/10/blog-post_19.html 巴金先生去了... 晚上在吃饭的时候看到《新闻日日睇》里陈扬在讲巴金,当时就有不好的预感。回到家里看一下新闻,得知巴金真的离开了。在官方的哀悼词里可能又是一片的歌功颂德,然后归于我们这...
评分在读《家》之前,我对巴金先生的印象是停留在上学时候老师给我们的介绍里,他与老舍是语文课上老师常说的大作家,但他们的作品都没有读过,我看《家》也是因为偶然,但那会儿又刚巧看了张爱玲,所以在我惊叹张对文字的驾驭领悟力时,再看《家》就觉得有些失望了,无论是人物还是环境上都无法营造真实感,反倒显得人物的感情极其夸张,氛围也是一大串伤感场面。他在序言里也说二十七岁写《家》,且带有自身经历的烙印,难免控制不了愤怒的感情,如果联想到张爱玲二十三四岁写了《传奇》,这样一比较,真是不得不感叹,当然了,纯属个人偏爱而已。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里就有专门讨论巴金的一章,我觉得很精彩。
评分150928.重读。
评分中国现当代除了雷雨看的最顺眼的- -。
评分第三次读了,还是有震撼的。想趁着假期把激流三部曲读完,mark。2016.02.07
评分仍顯稚嫩的赤子情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